《浮生六记》:写给自己的读书分享

早前就听人说起过《浮生六记》,高中时又无意中在《疯狂阅读》中看到过,那温婉可人的芸娘、雕栏玉砌的沈园、细沙清明的流水,不免引人遐想。

待买来后,第一次通读了个大概,写读书分享竟写了个《如何赢得男人的心》,如今想来真是惭愧。沈复先生作以此书用来记录过往生活中的趣味及漫游经历,他用真言诉真情,从不刻意造作,能流传至今,必然是经典。如今竟让我这么理解,对读书人来说是真真可恶,真真混蛋。

又细读全文,重新写下这些文字,希望能弥补自己的错误。

既然是“六记”,那便记载的是六卷事,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流传在世的也就只剩下四卷了,全书就是以这四件事展开叙述的。

(一)闺房记乐

本款是模仿《诗经》中的《关雎》,把夫妇情事列在首卷。沈复十八岁时娶舅女陈芸为妻,陈芸自小聪颖明慧蕙质兰心,顾盼之间神采飞扬。既上得了厅堂又下得了厨房,还孝顺公婆,最可贵的便是喜欢读书,能与夫君把酒赏月共度良辰了。

沈复欢喜她,却是欢喜到吃酒读书赏花游玩都忍不住带在身边。

如此恩爱的两个人人,却在二十三年后阴阳相隔。

(二)闲情记趣

这一卷较之于其他三卷篇幅过短,主要是谈论生活细节、为欢之事。

其间不得不说沈复是一个非常浪漫的人,较之于《驴得水》中的张一曼把大蒜皮当雪花,他把虫蚁当野兽、把蚊子当鹤群、把烟雾当作青云,可算是“遐想派”的鼻祖了。

除此之外,沈三白也尤其喜欢花,喜欢修剪盆景,本卷也较多的讲述了他插花的一些事情。兰花、菊花、木本植物的插花技巧、风格也一一道来,对于根部、枝条、种植、修剪、点缀也都研究过。

(三)坎坷记愁

人生坎坷都是从何而来呢?往往是自己作孽得了报应而已。我则并非如此:多感情、重承诺、爽直不羁,结果转而成了牵累。

沈复如是说。

到了此卷,事情的发展急转直下,公婆误会芸娘、沈式夫妇寄居萧爽楼、陈芸得病,继而沈家又衰败,陈芸最终也撒手人寰了。

此后沈复找到了一份工作,在去任职的路上又突闻父亲去世的噩耗。此时的沈复已经心灰意冷,想要去做方外求道之人了。接二连三的噩耗倒在一个手无寸铁娇生惯养的人身上,可以想象是有多难让人接受了。

经过朋友的劝说,他又要去任职了,这次是儿子也去世了。

此卷真可谓是坎坷记愁了。

(四)浪游记快

沈复喜欢凡是独出己见,不愿跟随别人的人,如今父亲过世,妻子儿子也相继离世。心中的羁绊也减少了许多,对于沈复来说也能好好游览了。

他此后寄居在朋友家里,与若几好友游玩作乐。先后走过广东、湖北、河南、陕西、山东等地。最后跟随朋友啄堂到了京城。

至此,六记便是终结了。

林语堂先生评价道:“如芸所说‘布衣菜饭可乐终身’的生活,是宇宙间最美丽的东西。在我翻阅重复这本小册之时,每每不期然而然想到这‘安乐’  的问题——读了沈复的书每使我感到‘安乐’的奥妙,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于人身之痛苦。”

而复又想起太白先生那句“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想来就是这个道理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序—— 俘生六记,典出李白“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作者沈复,字三白,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年)生。其体裁特别,...
    老末子阅读 33,699评论 3 50
  • 烦恼由心生起! 烦恼心所有六个: 一贪,二嗔,三慢,四无明,五疑,六不正见。 随烦恼心所有二十个: 一忿,二恨,三...
    常惭愧入世修行者阅读 2,241评论 0 0
  • 他:我昨晚梦到你了,这是天意,我今天应该请你吃顿饭。。。 她:嗯?那是你的天意。等我哪天晚上梦到你了,咱们再约。 ...
    GoodNineNine阅读 1,735评论 0 1
  • 现在这样,好像轻松许多。 至少不用提心吊胆,担心你离开我。 感情慢慢地转化,继续延续着对你的爱。 虽然很难受,可是...
    归处的美男子阅读 1,261评论 0 0
  • 离开小家伙两周时间,回来以后小家伙最喜欢做的事是抱着他的小毯子坐在我的怀里,让我给他讲故事。或许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
    放牛班的小林子阅读 3,93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