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说,他试图回答的是,“人是如何把自身当作了知识的对象?主体付出了什么代价才能讲述关于自身的真理?”。
福柯说,“疯癫不是一种自然现象,而是一种文明产物。没有把这种现象说成疯癫并加以迫害的各种文化的历史,就不会有疯癫的历史。”
我从未以这个角度反思过理性。确不易读,但开卷甚益。
高斯傲慢、年少成名;欧拉虔诚、淡泊名利;黎曼羞怯、拙于处事;希尔伯特热情、善于演说;哈代英俊、终身未娶,(对了,这家伙还想成为登顶珠峰的第一人)。
从法国大革命到纳粹统治,在欧洲最动荡的革命年代,数学的成就却蔚为壮观,哥廷根的百年辉煌尤为耀眼。
德比希尔表示,如果你看不懂奇数章的黎曼猜想,那这辈子就别指望懂了。没关系,反正希尔伯特说过,“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必将知道。”
在四川汉人之间的寻常聊天中,提起凉山彝族,众人的反应都是“偷盗”“吸毒”“艾滋病”,顺带露出恐惧、鄙夷,乃至厌恶的各种表情。似乎很少人试图深入表象下面,哪怕是稍微探求一下个中因由。
台湾学者刘绍华的调查,是对我们的“漠视”的一记耳光,是对我们的无知的又一次提醒。这本医疗民族志揭示了,“这个世界的运作逻辑如何不利于边缘的独特性”。
《我的凉山兄弟》,是一个学者在扎实的田野调查后写就的报告,更是一个朋友对兄弟族群污名史的“翻案”和“正名”。其作为学者的勤恳治学、为人的良善关怀显露无遗。
进步是不是主旋律?至少大部分人对以下这一事实的“进步”确信不疑。这一时期,权威的事实判定“下放”给科学,价值判定“下放”给个人。
凝视这些矛盾、问题、漏洞的同时,我们需要问,“BIG PICTURE”是何样子?
“预知未来的人不会奢谈未来,读过岁月之书的人不会承认自己读过它。”比起《降临》的电影画面,《你一生的故事》细腻的文字更能让读者体察到,“过去与未来轰然同时并至”的那种模糊、晕眩,茫茫然和混沌感。
这本短篇小说集还有好几篇值得一读的作品。《巴比伦塔》里写,“仰视和俯视都令人惶恐——让人心里踏实的连续性消失了,他们不再是大地的一部分”;《领悟》里写,“如果哥德尔在世,他宁愿抛弃一切也要见识一下这种语言”,《除以零》里写,“我们最推崇的是这样的小说结尾:出乎意料,却又无可避免”。
二十世纪上半叶,丹皮尔写道,“我们至今已更能认清科学的能力和限度了。科学(或许除却原子理论及量子力学)本身,可能是决定论的。然其所以如此,是因为科学按其本性来说就是研究自然界的规律性的,只有在它找到这种规律的地方,它才可以起作用。”
在我们越来越相信理性,相信科学这一套认识宇宙的方法,相信科学方法的事实判断,依赖科学技术成功打造的世界,前沿科学的发展会否颠覆对人的精神性的认识?原来作为赋义者的人类的“精神性”,这个社会伦理规范赖以存在的根基,会否受到冲击?!
大刘在今年的国际科幻大会上说,“如果从定性的,而非数学层面的,很难真的理解这些远离常识的、对现实世界的描述”。他说的正是以量子物理学为代表的,现代理论物理学的发展。
人类的思维方式仍然是古典的,有一个因果链。可量子力学早已揭示了因果链、确定性的破灭,那是一个与我们的常识相去甚远的世界。我们就活在现代科学缔造的、“进步的”社会与演化而来的、“落后的”世界观的巨大断裂中。
不知道用数学语言触及那个“真实世界”,是何观感?
八年后重读量子物理史话,再次赞叹作者文字的可读性。当然,我以为这也是本书最大的弱点。同时怀念,那个BBS的年代。
“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青春时代的某一天,按下录音机的播放键,启蒙时代便倏然来临。
生命中只会有寥寥几个这样珍贵的片刻。你撞上了一桩什么物事,足以改变你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就在那个瞬间,你永远告别了懵然的旧时光。你感觉到前所未有的饱满,然而也感觉到一些些的失落。”——马世芳
回味我生命中珍貴的片刻,大概有漆黑夜色裡在大學天台上跟一群青年人的吹水,有一個人躺在蒙古大草原上瞅著用手即可摘落的星辰;有第一次去震後農村做志願者的無所適從和自然享受,有高中課堂上盯著前排搶來的科幻世界裡頭白紙黑字的出離神往。哦,可能還得算上(似乎是上一個時代)追看那位「看一坨紙化在水裡即興創作」的博客年代八零偶像的雜文和小說。
常常很失落,又總是很飽滿。
2017年的一大享受是,收听了几乎全部马世芳的听说。
比地下室人略显幸运,我们这些普通“病人”就是在各种乱七八糟的想法、矛盾的世界观里,“适可而止”,见机行事。
清静无为、非暴力、业,不受骚扰之安宁的手段;苦难哲学观、隐居哲学体系,堕入虚无的深渊;种姓、信仰、社群,世间的位置;冥思、瑜伽,把世界解释成幻觉。
奈保尔说,印度对世界的认知,是一种“儿童式的认知”。但毫无疑问,我们在这种认知中,全然又体会到了“生命全景之浩瀚与广袤”。
尤其,在我有机会,第一次踏上印度的土地,坐上印度的地铁、突突车和火车,穿梭于印度的繁乱市井,驻足于印度的皇宫殿堂,走进印度的神圣庙宇。
“印度,只能以印度的方式被体验”。
其他阅读书目
《僧侣与哲学家》让·弗朗索瓦·何维勒 马修·理查德
《噪音》梁文道
《乐之本事》 焦元浦
《科幻作品》 戴维·锡德
《历史之源》 约翰·阿诺德
《科学哲学》 奥卡沙
《印度哲学祛魅》 汉密尔顿
《常识》托马斯·潘恩
《刀锋》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夹边沟记事》 杨显惠
《未来简史》 尤瓦尔·赫拉利
《展望21世纪》阿诺德·汤因比 池田大作
《时代的稻草人》 许知远
《知识的边界》戴维·温伯格
《必然》凯文·凯利
《观念的水位》刘瑜
刘宇昆、郝景芳等短篇科幻小说若干。
2018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