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灵儿,一名90后女生,今年33岁了。和很多朋友一样,按照既定的人生轨道学习、工作、结婚、生子、带娃。现在过着别人眼中全职妈妈的生活。
如果按照人类的平均寿命80来算的话,33岁的年纪,我的人生快过去一半了。
余下的日子,我又该怎么活呢?继续干着伺候全家人吃喝拉撒睡、油盐酱醋茶和家务的杂事堆里吗?未来孩子教育,我又是否能跟上孩子的脚步呢?全职妈妈,真的是我现在期待过的生活吗?
去年的5月,是我32岁的生日。相处十年,老公也头一回给我买了生日蛋糕,蛋糕是粉色的,很漂亮也很甜。
吹蜡烛时,默默地在心里告诉自己,32岁了,也结婚10年了。这么多年,一直在为家庭孩子而活,没有自己的生活,似乎也没有思想,更没有勇气。现在,我应该收拾好破碎的自己,释放自己,也要为自己也好好的活一回。
内心突然出现了一个的声音,到了32岁的年纪,努力还来得急吗?我还有机会可以实现曾经的梦想吗?
曾经,我也是希望自己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可惜德偿所愿的事太少。也许在我这三十几年的岁月里,非常非常非常的想重启自己的人生,如果向前迈一步,是不是又是另外一种人生,可惜终究没有勇敢的胆识罢了。
记不得是哪一天的晚上了,闲来无聊翻开朋友圈,看到儿子同学妈妈刚通过教师资格证的消息,一下子触动了朋友圈很多人,有点赞的,有评论的,有咨询也想拥有一本教资证的,当然也包括我。
至于,我为什么要考教资呢?考了之后又有什么用呢?
也许是到了三十几多岁的年纪,有了孩子,突然觉得当老师是个很不错的事业。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又可以更科学的照顾自己的孩子。只怪自己明白的有点晚,多好的职业呀!早干嘛去了啊!
因此,迫不及待地从网上买了书,查询报考要求和条件,幸运的是,我还算符合。
接下来就是备考,备考的过程中也是处在紧张崩溃的状态,每天花精力看书听网课,做题,练习试讲。可是将近十年的不学习,再重新打开书,真的会焦虑,会悲观,会陷入自我怀疑,会自我否定情绪崩溃,甚至会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废物。
然而,路还要自己走,书还要慢慢看,网课还要慢慢听,题还要慢慢做,试讲还要一个一个的学着试讲,没有捷径只能一步一步的前进,就像蜗牛一样,即使步履缓慢,也要努力一步一步自己往前爬。
最后的结果还算满意。一开始考教资,我是报了小学的的语文,因为大学学的是文科类,自小又喜欢语文。所以,笔试成绩一次通过,面试也是一次通过。
第二次我又做了调整,报了小学数学。幸运的是,又一次通过。
说不高兴是假的,起码我也像儿子同学妈妈那样拥有同款同色系的教师资格证了。
我们所唯的拿证,一方面准备考试的过程就是学习成长的过程,另一方面通过努力拿到结果,也是自我肯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知识,助力了育儿,提升了自我信心,驱动学习的内动力。
因此,如果你也有意愿开始准备考教资,任何时候都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