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大量阅读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150期“阅”主题文活动。

为什么要大量阅读?因为世界太大,诱惑太多,而脚步太轻。

阅读,是提升自身能力的最好方式,是提升自己的最便宜方法。

他无须花费大量的金钱,无须强大的人脉,只要你愿意花时间,就可以做到,而且带给你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少年阅读《水浒传》,我们记住的是一百零八条梁山好汉的绰号;青年阅读《水浒传》,才听见黄泥岗上松涛的汗味,听见“替天行道”四个字被血水浸透后的声响。中年阅读《水浒传》,忽然发现宋江的投降不是投降,而是理想中折断的脆骨。

书本没有变,可随着年龄的不同,阅历的不同,我们的感受完全不同,同样一本书带你的意义和启示,更是迥然不同。

大量阅读,让记忆像年轮一般,一圈圈储存温度,如遇寒潮来临,便可以劈下一块,生火取暖,温暖满人间。

书本的类型有很多,或许你不知哪本书会在哪一天爆炸。

阅读《昆虫记》时,你或许只是痴迷于圣甲虫推粪球的滑稽搞笑;可当你成为一名实验员,在实验室里培育微生物时,你便突然明白法布尔笔下“微小而巨大的秩序”如何复制进DNA双螺旋。

阅读《瓦尔登湖》时,你或许只是羡慕湖水的清澈平静;可二十年后的你,通过打拼在城市中立足,打算建造一座屋顶农场时,梭罗的句子突然从泥土里拱出嫩芽:“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

阅读《红楼梦》,你陪黛玉妹妹焚稿,陪宝玉哥哥出家,陪宝钗姐姐泼辣,体验生命中未曾有过的感受。

阅读《诗经》里的“所谓伊人”,似乎看到伊人就站在我的面前,裙摆有露水,盈盈一笑,满是惊艳。

阅读《科学公主:柯瓦列夫斯卡娅》,一下子就感受到柯瓦列夫斯卡娅的坚强,她的坚韧不拔,她的忍常人所不能忍的痛苦,她经历的诽谤、贬低、孤独等等,都让我们感受无比震撼。

大量阅读,相当于提前在身体里埋下一颗颗延迟发芽的种子。

时间一到,种子们便会顶开水泥,替你做出选择,而你以为那是“直觉”。

大量阅读,还可以从书本里通过别人的人生来看待自己的命运转折。

我们可以把一生拆成无数个场景,或许在战场上被子弹穿过,或许在深海里与鲸鱼搏斗过,或许在无人街道上和杜甫一起感叹“路有冻死骨”,或许在明月下与李白喝酒,对影成三人。

当真正的终点来临,我们也会像一位已经彩排过的演员,从容卸下妆容,轻声说:原来我的一生,不过如此而已。

书籍是世界的压缩包,是时间的回形针,是灵魂的奏响曲。

如果你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大量阅读书籍,终有一天,你会在一本自己喜欢的书里,读到一句早就被遗忘的备注,而那正是年少时自己用铅笔写下的梦想:

别怕,即便世界再大,也装得进一颗反复阅读的心灵!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