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说《大地之灯》
上个礼拜,有朋友向我推荐七堇年的《大地之灯》。我和他调侃,十九岁的女孩子写的书,该不会是雪小禅型的吧?当然,我无意于低看雪小禅的文字,或许我只是不适合做她的读者而已。说《大地之灯》吧。
我在每读一本书之前都有先读其序言的习惯,不论是作者自序还是别人写的都读得很仔细。这本书安舜波和郭敬明各写了一篇荐序。关于安舜波我第一次有他的印象应该是读了他十年前写在《狼图腾》前面的一篇序文。郭敬明我不读他的书,但我知道他的知名度高到什么程度。你随便进去一家书店,青少年读物专柜差不多有一半的书都是他和安妮宝贝的,我儿子就曾买过好几本他的书。安舜波说七堇年的这本书是严肃文学的隔代复苏;郭敬明说这是一份沉重得近乎完美的答卷,还说那是几乎要挣脱出年轻的牢笼,撕扯得血肉模糊,也要将感动人心的悲怆带到你面前的决心。
冲着这样的评价我是带着好奇和期待的心情去读这本书的。
作者很用心的用简桢的文字做章节的引子,可能是想先把读者引入一种理性的形而上的阅读氛围。开篇不错,西藏雪域的广袤苍凉,小藏女卡桑的镇静坚韧,都带有一种原始的风貌。人物情景都给人以厚重、沧桑、粗粝之感,确实有严肃文学的质地,故事情节也能碰触到人的内心。但从第二章开始故事情节的抄袭和后面的章节越来越觉得作者对作品的全局安排和人物塑造上的力不从心和渐渐失控。整部作品,不论是作者本人还是其塑造的人物,始终缺少其个人精神的独立价值。我甚至认为,如果仅仅把前面的第一章作为一个短篇来完成应该比这样的一部长篇要完美的多。
可取的是其语言风格沉稳苍劲,凝重有力,戛然而止处有一种钝感的美,令人回味。别的也就不要太苛求了吧,我们读一部作品一篇文章毕竟不是冲着它的缺点而来的,吸收可取的东西即可。一个十九岁的作者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人总是在成长着的。希望七堇年会有比《大地之灯》和《澜本嫁衣》(以前也曾试图读过,但没能够读下去)更好的作品呈现给大家。更希望那些知名度不低的评论家或者作家能够以认真诚恳的态度面对广大读者,毕竟现在快节奏的时代,相信没有一个力求进取的读者愿意把时间浪费在没有必要的阅读上。
当然,每个人都有不同喜好的阅读口味和不同层次的鉴赏能力,我们只选择适合于自己的作品来阅读和学习就可以了。文学是一个令人崇敬的领域,它深远广袤,无边无际,所以要有一个硬性的标准来让写作者和阅读者靠拢也是不可能的。
一时之浅见,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朋友们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