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所言“华流”:不论是感情(爱国,亲情)、文化(国风音乐,动作电影),格局(疫情,灾情),发展(教育,互联网,科技)都有自己特有的风格,这些华流成为顶流,引领着我们不断前进。
[if !supportLists](一)[endif]影视方面
1.周杰伦-“华流才是最diao的”
作为华语乐坛的一个时代人物——周杰伦,他的这句话至今仍然让人赞叹。
周杰伦的《青花瓷》,《霍元甲》,《夜曲》,《稻香》是我尤为喜欢的。最早听得是《青花瓷》,上学时为了记住化学知识点,还专门学了《青花瓷化学版》。为了记住《琵琶行》,单曲循环了许久。事实证明:音乐+学习+国风=高效学习。他的曲风让人感觉到华语歌曲的别具一格。
2.谢霆锋-要做,做到极致
前段时间《怒火重案》的结尾曲《对峙》,真的get到了粤语的点。《黄种人》,《活着Viva》,《玉蝴蝶》等等粤语歌,国风,港台风,摇滚乐+吉他=王炸。《中国好声音》中,在台上即兴表演真的嗨翻全场。
《特警新人类》,《男儿本色》,《新警察故事》,《线人》,《证人》,《十月围城》,《小鱼儿与花无缺》,《怒火重案》等,每一部剧的武打都很精彩。他的感情剧/戏真的不多,反而警匪动作类比比皆是。无欢与花无缺的扇子真的帅到我了,为了拍好戏学习泰拳,跆拳道,咏春。整日对着木桩练习,阿敖用筷子打人那段动作干净利索。拍武打戏拍的满身都是伤,让我不禁佩服他的敬业。不论是咏春,还是扇子,都是中国的元素与标志,令我不禁赞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22岁创立《po朝霆》:因不满送往外国由外国人后制的MV效果不理想而开设朝霆后制公司。朝霆公司的制作全部都是“Made in Hong Kong”,很有先见之明。
纵观他的音乐,影视,创业,美食,无一不是以中国为出发点,间接性地弘扬了中华文化。正因为这一点,我想更多的国人打从心里支持他吧!
《鸿星尔克》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面临着破产依旧坚持捐款给灾区,后来在国人的支持下供不应求。让我不禁想起在单位,一个同事的媳妇给他打电话说给他买鞋子,那位同事说:“是鸿星尔克的吗,不是不要!”可见,大家是打从心里支持鸿星尔克,不希望这样好的国产企业走向破产。灾情,令很多国人都意识到了在危难的时刻,只有自己的国人,国家的企业才会帮助自己。所以很多人也开始抛下国外品牌的鞋子,换上国产品牌。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事实证明,企业拥有良心,诚信都很重要,这些才是真正决定一个企业能否走的长远。
3.《战狼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的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也许很多人像我一样,在最后出现护照中的文字的那一刻,泪流满面。深感庆幸,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有着这样一个强大的祖国。这部电影最好之处,在于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爱国之心。当冷锋高举五星红旗,穿过战区,作战双方放下武器,让他们平安通过。仿佛我们就是跨越战区的那批人,深深地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五星红旗的威慑力,更多是彰显国威,捍卫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威严。令人不禁感慨:身为中国人,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幸运。
以前,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英语,现在我似乎明白了:学好英语,是为了让全世界都说中国话。
4.《你好,李焕英》-“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
以前,总是不理解母亲为啥要那样做,为啥要求那么严,为啥那么强势,为啥那么固执。后来,我渐渐明白了,母亲也是第一次做母亲,母亲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她只是希望她的女儿将来过得好一点,所以用不被理解的方式教会我成长。像我们父母辈、爷爷奶奶辈的,他们的爱都是不言于表的,都是用行动证明。
我还记得,去年夏天,我在家里待了半年,整个人都快废了。快放假时,他们就问我什么时候放假,放假了自己找点事情做吧。我说嗯,放假了就去兼职。后来母亲问我,是想出去还是想离家近点,离家近的话工资不高(她早已经悄悄打听了附近招兼职的店面,我走的那天才知道的),离家远的话(我本来是想自己找的,她不放心,后来联系的表姐,表姐接应的我)工资还行。我说我出去。一开始我还跟他们赌气,说我出去了,不问他们要钱了,他们也说了不给我钱了。走的那天,出门前,母亲给了我一个月的生活费,说出去兼职,得拿点生活费。把我送到车站,安排了我好多事情,包括面试时要注意什么,别那么直性子,要有眼色。一直到车来了,她才走。一开始我还很记恨她,为啥让我找点事做,为啥不让我待在家里。后来我渐渐明白了,她只是不希望她的女儿像她一样被拘束,希望我能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她只是希望自己的女儿早点学会自立,学会生存,更好地照顾自己。这样她才放心,才能少操心。
引申话题:
就像我为什么一直不谈恋爱,虽然奶奶和母亲观点一致,上学时好好学习,不要多想。现在工作了(她知道我工作的单位的性质),奶奶那天跟我说:“我孙女长得也不差,人品也好。如果遇到喜欢的,追自己的,自己也喜欢,就考虑一下,给别人一个机会”。对于这件事,之前上学的时候,和母亲探讨过,母亲当时是这样说的:“毕业后,先工作,有事业了,有经济基础了再考虑。”后来从我工作到现在母亲一直没有提过这件事,在表姐结婚的时候,她跟我说:“找对象要看准了,要找一个疼你的,尊重你的,脾气好的,一定要清楚他的家庭,背景,人品各个方面……不能光听他说,要看他做的怎么样。”上大学之前,婶婶跟我说:“xx长大了,到了大学,接触的人会多一些,遇到喜欢的,合适的,就好好考虑一下,毕竟大学里优秀的人还是很多的,而且还有共同语言。”我当时的态度是,是有好的,但是也有差的,我还是好好学习工作,赚钱吧。遇到了再说。我一直都知道,这些都是我的借口。
现在想想,他们以前一直叮嘱我,不要和男生离得太近,不要跟他们说太多话,他们是有多担心他们一直守护的女孩会被骗走。现在他们不担心被骗走了,担心的是:会遇到怎样的人,会不会吃亏,以后会不会幸福……
不过说实话,像我这种母胎solo的。第一,情商不高,不知道怎么和异性正常沟通,把握不好那个度。有时候会造成尴尬的局面。比如最近这段时间,幸而都是男同事,就我一个女生,他们还不跟我计较。第二,网上看得负面新闻挺多的,想想也是,有时候一个人反而安全,孤独了就找闺蜜聊天打游戏,时不时和家人打电话沟通一下,时不时找姐妹聚餐一下,生活也挺滋润的。至少不用担心自己会有人身安全问题。第三,周围我认识的女生,只要是谈的,大多数结尾没有很好的,要么三观不合,要么距离远,要么就是不喜欢了。如果谈了不开心,那为啥要谈呢。第四,我不知道什么是喜欢,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不能说我没有感情,准确地来说,是我不知道爱情是怎样的概念,和亲情,友情相比较而言,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我会欣赏优秀的异性,喜欢和让人有安全感的人交流,这样我才愿意放下戒备心,警惕性才会降低。像自来熟,擅长套话的人,真的很反感,可能这只是人家多个与人交流的方式之一,但是我自己却会默默给他打个标签。第四,可能是我喜欢的类型刚好不喜欢我这一款,而喜欢我这样的,我恰好不喜欢,换句话说应该是眼高手低。
姐姐跟我说,不谈几个,怎么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不接触一下,怎么知道好坏。不能凭着一个人的缺点就一巴掌拍死,怎么也要看到人家的优点吧!
一把钥匙如果什么锁都开,那岂不是滥情吗?像我这种不容易走出来的人,还是看准了再说比较妥。
最重要的一点:不论谈还是不谈,有一点是一成不变的,那就是“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这次出差,我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是多么欣赏优秀且不刺眼的人。我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去哪里,会到哪里,会遇到什么人,错过什么。我知道,当我知道自己越来越靠近内心向往的东西的时候,我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此刻的我,虽然依旧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向往什么,但是有一点:我更欣赏真实的,不做作的人,与这样的人交流让我不会有压力,让我感觉到自己被尊重。反过来想,如果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来阐述的话,大概就是:我自己想成为一个明亮却不耀眼,真实不做作,不因外人的观点或者言语改变自己的初衷,有原则有底线,有棱有角的人。
5.《怒火重案》-“如果当初是你去追可乐,我们的结局会不会互换。”
我称这句话为:灰色边界。这部电影将警匪片上升到另一个境界—灰色地带。以往的影视剧,两极分化很明显。而这部剧,没有那么明显,给人留下了更多的思考空间,如果说正派是对的,不反驳,如果说反派情有可原,也没有错。举个例子,一个人因为救助路人而杀了人,这属于伸张正义还是故意杀人。如果不救路人,就是见死不救,如果救人,就会面临杀了凶手。
比方说,北京的交通很拥挤,如果有孕妇坐地铁,在上下车的时候,她不小心被碰了一下,是扶还是不扶,扶的话,出事了怎么办,不扶的话,就是见死不救。这个问题上升一下,到了道德层面与法律层面。有一些道德原则问题,不属于法律的范畴之内,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灰色地带。因为可以作为法律层面来看待,也可以作为道德层面来看待,不同的角度,结果也不同。那么这时候,拥有决定权的应该就是人心,人性的问题了。这类问题,法律上是不会写吧,因为法律是死的,人心是热的。当因为伸张正义而误杀他人的人被无罪释放,树立的大概就是这个社会支持正义,邪不压正。当自卫过度导致误杀而被依法判决,那么树立的大概就是法律的尊严,身在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就要遵法守法。前者与后者,没有对错之分,区别就在于站在什么角度,影响是什么。
这部电影,将以往的两极延伸到无极,或者说增加更多的思考空间。侧面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长,物质水平提高的同时,我们的精深需求也在增加。我们的国家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过渡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6.《觉醒年代》-“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我唯一感到惋惜的是,为什么没有在一上大学就看到这部剧。这部剧,升华了我的灵魂,让我明白上大学的真正意义所在。
抱定宗旨。
须知宗旨,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之者也。
平时冶游,考试来了,才去翻读讲义。
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
考试结束,书籍束之高阁,
毫不过问,潦草塞责。
文凭到手,即可以此活动于社会。
光阴虚度,学问毫无,这是自误啊!
万一为生计所迫做了教员,则一定会耽误学生哪!
你进入政界,则一定会耽误国家呀!
诸君在这个时候,
如果不打好基础勤奋求学,
误人误己,
所以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if !supportLists](二) [endif]灾情无情,国家有情。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2003年抗击非典到神州5号的发射;2008年“5·12”大地震、南方雪灾、没有阻挡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的步伐,;面对2020年新冠疫情,彰显了我们的大国风范,用几个月的时间控制了疫情。让我不禁感叹:有生之年,身为中国人,真是幸运。看到国外急剧增长的数字,对比国内,真的感觉到有一种安全感叫做:我在中国。
[if !supportLists](三) [endif]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在疫情的影响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许多产业被迫转型。网购,快递,外卖,共享单车,线上教育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许多传统行业,转型成功的依然生存,转型不成的面临倒闭。我不禁联想:在这样的一个趋势下,离开了互联网,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我们每天的生活,工作,娱乐都离不开手机。吃饭有美团、饿了么;交通有携程、12306、交通电子卡;上课有钉钉,学习通,雨课堂,腾讯课堂,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看电视有腾讯,爱奇艺,优酷等等;去公园有公众号预约,小程序预约,线上支付;手机上可以查看核酸结果,进出公共场所/办公地点/单位/娱乐地点,都需要打卡,扫码,登记信息;当然手机的最基本的功能却很大程度弱化了,那就是打电话。在诺基亚时代,一个月的话费都用来打电话,发短信了。
我有时候在想:如果可以把几百分钟的通话时间转换成流量,我可能会更开心……现在的人们更加享受独处,也许我们的生活中,多的不仅仅是一部手机,可能也多了与人交流的隔阂。因为大家坐在一起的时候,一人一部手机,谁也不理谁,各玩各的,时间久了,就会忽视旁边的人。比如和家人一起吃饭,当长辈在说话,吃饭,问候自己的情况时,自己忙着玩手机,不理会,老人家真的会伤心的。
互联网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比如可以随时和亲友视屏,不仅增加了亲切感,还节省了成本。慕课的普及,教育资源的共享,给了我们更多学习和进步的机会,开阔了眼界,降低了成本。
不论好与坏,往大的方向说:站在此刻疫情的角度下来看,利大于弊。因为网络的发展,缩小了隔离带来的局限性。
大学的扩招,缓解了部分学生的就业压力,进一步普及了高学历;自媒体、新媒体的发展,让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得到了更好的平台支撑。许多学生,上班族,待业者借着这样的趋势,比如短视频,设计,网课等等实现了知识变现。
[if !supportLists](四) [endif]铭记历史,远离战争,振兴中华
历史使人清醒:从尧舜禹到夏的禅让制,商的甲骨文,武王伐纣到西周分封制,东周的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再到秦的商鞅变法;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到楚汉相争,西汉的文景之治、开辟丝绸之路,东汉的“光武中兴”;三国时期的直渡、赤壁、夷陵之战,西晋的五胡十六国,东晋的淝水之战到南北朝时期;隋灭南陈,同一南北,实行开皇之治(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唐朝的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黄巢起义到五代十国;北宋的仁宗之治、靖康之耻,南宋的岳飞;元曲四大家;明朝的洪武之治、仁直之治到《水浒》、《三国》、《西游》;清朝的康乾盛世到故步自封。
我们的国家,是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中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我们有着自己的民族气节与家国情怀,这些是深入我们的血液中的。
林则徐虎门销烟,第一次鸦片战争到《南京条约》、《虎门条约》、《望夏条约》、《黄埔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到《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洋务运动到“边疆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到《马关条约》;“兴中会”、“公车上书”、“戊戌变法”义和团起义看到了民族的反抗;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辛丑条约》;“辛亥革命”,“二十一条”,“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我们的领土被侵犯,觉醒的国人尝试唤醒沉睡的人们,走向民主科学。满目疮痍,割地赔款,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纷至沓来;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设工厂,设立租界,不许中国人进出,令人心痛。
从“9·18”事变到“1937·12·13”南京大屠杀,;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我们在享受此刻的安宁的同时,应当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振兴中华义不容辞。身为新时代的中华儿女,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和平的年代,在珍惜这安静祥和的环境的同时,我们也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自己的一份力量。今天的和平,是无数的先烈们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明天的富强,应当是我们用双手为我们的后人打造的。
一个缺乏自己民族精神的民族,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终极归属感与荣誉感,是中国人为了祖国的腾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基本内容,是我们每一个人中国人必须传承的。
一个前进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民族,总有一种积极进取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