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互动话题,引来了很多小伙伴的点评。
有的伙伴说如果还处在单身状态,也许会考虑辞职旅行。如今有了娃,还有房贷,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当年,顾老师的一封史上最文艺辞职信火遍大江南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时间变成了网络流行语。
去年5月,我们去新西兰旅行。团里有位男生,便是辞职去旅行的践行者。
他说自己忍了老板好几个月,终于下定决心和他说拜拜。
接着,他联系了在新西兰的同学,给自己报了个当地价格不错的旅行团,这才有了我们之后的相遇。
我忍不住问他,旅行结束之后呢?是留在这里学习还是回国找工作?
他说,总是要回去的。这段时间调整一下心情,回国后重新把工作找起来。
事实上,我特别同意把旅行当作一个放松身心,缓解压力的方式。
平时在不旅行的时候,我都在拼命工作,周末时间也不忘给自己充电。而在旅行时,我会放下所有公事,尽情地玩耍,奖励一下平时努力的自己。
但是看着他,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眼前的这个人辞职去旅行是为了放松心情,还是为了逃避问题?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在职场混,谁又没见过几个人渣,没吃过几次亏,没受过几回气。
那么,不开心了怎么办?遇到了坏同事,换部门!遇到了怪老板,换公司!遇到了烂公司怎,炒老板鱿鱼!
你看,说比做容易,逃避问题也比解决问题更简单。
所以,如果只是为了负气而辞职,辞职后为了让自己开心去旅游,那可就太天真了。
因为,哪里都有坏同事,哪里都有怪老板,哪里都有烂公司。按我妈的说法,就是东山的老虎吃人,西山的老虎也吃人。
如果碰到了问题,第一时间不是想怎么去解决,而是想着逃跑。碰到一次跑一次,目测这是要长期旅行的节奏啊!
而且,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旅行资金和今后的生活来源怎么办?
新西兰的那个男生告诉我,他用自己之前的积蓄,支付了此次旅行。这明显比那些只顾自己快活,不管家人死活的人有担当。
作为成年人,每做一个决定之前,不仅要考虑自己,还应当考虑到家人。单身的人要考虑到自己和父母;而上有老下有小还有房贷的人,需要考虑的方方面面就更多了。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社会,我们希望自己过得舒心,希望能给父母一个幸福的晚年,希望给子女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这些说到底都需要钱作为基础。
不要以为花父母的钱没关系,要知道现在提前透支父母的养老钱,以后等他们要用的时候,我们终究是要还的。
所以,对于辞职去旅行这件事,如果作为放松心情,我觉得是可以的。前提是不要给家人带来经济压力,用自己的积蓄支付旅行花费吧。
如果是为了单纯逃避,我觉得是不可取的。因为哪个公司都有坏人,你不能永远不工作,或者一不开心就跑路。毕竟,办法总比困难多,尝试过了再走也不迟。
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