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北大留美硕士,一位超级学霸,最近因为一封万字长文控诉父母而火了。
这件事引起了千千万做子女的共鸣,也引发许多人的鄙夷。
在父权文化的影响下,中国是一个极为讲究孝道的国家。
几千年来,中国人都特别会做父母,做出了规则道义;中国人也特别会做子女,做得感天动地。
这几年国人却突然发现,父母不那么会做父母了,子女也不知道怎么做子女了。
我常常会收到读者提问:怎么才可以跟父母关系亲密一些,或者问有没有和父母关系的书推荐。
心理疗愈课堂上,常常看到一些学员在讲述与父母相处的故事时会哭成泪人,那种伤心比一千次失恋还要来得痛苦。
一字一句讲完,竟全身颤抖,语句哆嗦。
王蒙控诉父母的行为,从中国文化上讲,是大逆不道之事。自然有很多人指责王蒙心智不成熟,不懂感恩,不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但似乎有更多人,竟也跳出来,在留言区纷纷倾倒自己与父母的恩恩怨怨。
这让我感觉,规则已发生了变化。
02
中国人在控制为主的父权文化下,在几近灭人性的愚孝文化下压抑了千年,总算开始思考了。
这时候一定会有人问,这样就好吗?
思考后,原本和风细雨、感人肺腑的子女关系,忽然出现裂痕,甚至开始风雷雨电。父母不再会做父母,子女也不会做子女,简直天下大乱,这有什么好的!
历史上的变动都要经历腥风血雨,我们要改变扎进骨髓的文化,当然也要动些血肉之力。但这只是一个过程,或者用那句名言讲,只是黎明前经历的黑暗。
王蒙出现了,许多个王蒙都出来了,必会引出众人对此事的思考与探索。
探索之旅是条曲折的路,甚至充满荆棘,但走过这段荆棘,必定会迎来阳光大道。
我在给孩子做咨询时发现,太多父母对孩子的叛逆充满恐慌,难以承受。
遇到这种情况,我常会对这些父母说:你们该庆幸。你们的孩子,在该叛逆的年龄叛逆了,没有让这个叛逆延迟发生。多少人在该叛逆的时候被压抑着,直到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甚至更晚时,才突然爆发叛逆,这种爆发常有着洪荒之力的破坏性。延迟的叛逆,对孩子生命的伤害才是最大的。又有许多人,一生都不敢叛逆,不敢叛逆,他们只有学会讨好,学会压抑,学会自伤。
再说延迟叛逆,王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成年后,他突然拉黑父母,拒绝回家,在三十四岁时还会写一封长文控诉父母。
迟到太久的叛逆,一旦爆发,就是会有一种厚积薄发之势,一种惊天动地的悲鸣。
很多人为王蒙的父母担忧,替他们愤恨,居然养了这么一个白眼狼。
其实,王蒙父母如果会静下心感受孩子,看到的应该是王蒙的爱,而不是恨。
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是由原生的爱链接,就算有恨呈现,那也是因为爱的热切。
恨有多深,爱就有多深。恨是爱的证明。
爱是链接,恨是链接,拒绝也是链接。
王蒙对父母有着强烈的拒绝和恨,说明他还继续与父母有着很深的链接,说明他还牵挂着父母。
这种牵挂以恨的方式呈现,只是因为他太渴望父母可以全然接纳自己,可以无条件地爱自己。
王蒙的父母当然爱他,但他们爱的方式太自我。他们给的爱,是他们自己需要的爱,而不是王蒙需要的。所以他们付出再多,王蒙都接受不到爱。
03
很多子女在成年后,开始对父母有抱怨,很多时候,是源于曾经对父母期待太高了,把父母神化了。
就像我们从小唱的儿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父母对子女最是无私奉献的。
在这样教育洗礼下,孩子们对父母有着非常高的期待,这种期待甚至成为信仰。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自己并不是块宝,发现父母原来也会自私。
这时候,仿佛大梦初醒,竟有一种被骗了的感受。
于是,各种复杂情绪涌上心头。
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知道,父母也有很多心理创伤未被看到,父母也很脆弱,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
也许,我们对父母的抱怨会少很多。
04
有人说,心理学动不动搬出原生家庭来解释一个人当下的情绪,实在太无聊。
可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的确有着重中之重的影响。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一个人的核心人格,在六岁就形成了。所以,想更通透地解决一个人固着的情绪,还真需要探索TA早年的经历。
探索的过程,是一个看到的过程。
一个人忽然看到,原来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带来了这么痛、这么深远的影响。这当然会激发出TA愤怒的情绪。但是,这何尝不是走上了成长之路。
愤怒被看到后,要启发愤怒的情绪从身体中走出来。当被积压于身体深处的愤怒走出来时,身体才有空间让理解和接纳走进去,爱才有空间滋生。
对于早年经历的探索,其实是一门很严谨的学问,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最好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启发和陪伴,这样才能找对路,走稳这条路。
而当下很多人,常常简单地对照网上的心理文,市场上的心理书籍,便进行自我剖析,以此探索自己的早年经历。这种浅显的探索,常常只能看到表皮,常常只会让自己看到愤怒。
这些愤怒如果只是被看到,而没有走出来,那么到这一步,很多人就卡在那里,便开始为自己种种挫败找到合理的借口,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怪我爸妈。
由此,在许多人看来,心理学反而成了制造矛盾的黑锅。
05
心理疗愈这条路,并不是一条简单的路。
世间的道理很容易懂,但情绪没有出来,道理反而成了另一种压制。
如果通过读读心理文与书籍,就可以彻底疏通自己,那心理咨询师都要下岗了。
在心理咨询室,咨询师通常不会给来访者讲道理,而是跟着一个个线索,找出固着于来访者身体内部的情结。
隐藏于情结背后,那些被高密度压缩的不安情绪,那些因不敢面对而被遗忘的记忆,那些因恐惧而不敢脆弱引发的焦虑……都要被看到。
渴望需要被接纳,空洞需要被填补,创伤需要被处理。
王蒙在接受心理治疗后爆发出了愤怒,这没什么好担心的,愤怒只是个过程。
当愤怒化解后,终有一天,他会接纳,会理解他的父母,会与父母好好相爱。
听说,王蒙为了疗愈父母带给自己的创伤,决定读心理学博士。其实,他自己可能都意识不到,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太爱父母。
因这份贪嗔痴的爱,他渴望父母能对自己无条件的接纳,也盼望能无条件地接纳父母。
我相信他在学心理学的路上,会看到原来父母内心住着更为脆弱的婴孩。
看到父母的脆弱,他会悲伤不已,会感同身受地心疼。
他会理解父母为什么只会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爱他,他与父母间因爱生恨的怨会云消雾散。
看到父母的脆弱,才能看到父母对自己原生之爱的力量,才能接收到这份力量。
带着这份力量,从此,他会全然接纳父母给自己的一切,他会承担起自己后半生的一切责任,会过好自己一生。
06
70、80后的父母,生于50、60年代。
那个时代的人,生活在一个匮乏的年代,他们极度缺乏父母的关注与无条件的接纳,又经历了社会太多震荡。
其实,他们能把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养大,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如果我们这一代,可以穿越到那个年代,让我们来替他们做父母,我们也不会比他们做得更好。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烙印。但好在,时代一直在进步。
前几天我在深圳参与了一个青少年孩子的冬令营活动,欣喜地发现,当我们80后还在通过观看《无问西东》找自己时,现在00后的孩子已经活出了自己,绽放了自己的灵性。
记得中学英文老师说,西方人比较individualism(个人主义),中国人更加collectivism(集体主义)。从那时起,我就很羡慕西方人的个人主义独立精神。
如今,越来越欣喜地发现,中国人也在走向个性化的路上。
当下的孩子,越来越individualism,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有自己的创造力。
千年父权文化的压制感正在远去。
生命的意义在于传承,传承的路途会有曲折,但终能到达终点。
作者简介:清心,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讲师,心理系自由撰稿人,简书心理专题推荐作者,简书伯乐。
如果你生活上,情感上有所困惑,可以客观、详细描述事件、困惑点及诉求点,以邮件的方式发给我,并接受清心在微信平台公开回复,清心愿意为你免费解惑。不接受私信形式免费咨询,谢谢理解。情感邮箱见个人简介。如果想预约咨询,可私信联系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