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实现的一些思考

心理学应当研究最健康的人。研究有缺陷、发育不全、不成熟和不健康的人只会产生残缺不全心理学和哲学。而对于自我实现者的研究,必将为一个更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科学奠定基础《马斯洛《动机与人格》第十二章。

这周末开始阅读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1987年由许金声、刘锋译著。是的,经典永远因为受到时间的考验而更显光辉。

马斯洛(A.H. Maslow,1908-1970)是世界著名心理学家,被誉为人本心理学之父。今天,马斯洛思想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心理学领域,波及了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哲学、美学。他有很多丰富的思想,但终其核心问题就是“人的自我实现问题”。

从著名的马斯洛需要层次来看,“自我实现需要”它是继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等4项基本需要的优势出现之后,才会出现的最高层次的基本需要。

摘录总结了一些《自我实现的人:关于心理健康的研究》文段:

1. “自我实现的需要”的通俗概念:

关于自我实现的需要,最通俗的莫过于:一位音乐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就无法安静。我们都需要尽其所能,这一需要就被称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本质特征是自我潜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动机就是发展个性、表现个性、成熟与发展。假如你有意低就不去实现,那么我警告你,你的余生将会非常痛苦,你将因逃避自己的能力和可能性而受到惩罚。

2. 对自我实现的误解:

“自我实现”绝不是一切我行我素的自私行为,更不是一种完美无缺的人生追求。一方面,自我实现者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而是以问题为中心,这些任务未必是他们喜欢或自己选择的,而是感到职责和义务:他们必须要做的,非个人的不自私的,为社会为民族为人类创造利益。另一方面:他们也会表现出人类的小缺点,愚蠢、挥霍、粗心、顽固、令人讨厌和恼怒。对自己的作品、家庭和孩子依然没有摆脱虚荣心和骄傲感,甚至表现出出乎意料的果断甚至无情。他们比较坚强不为大众舆论左右,他们的言行可能使人感到痛苦震惊羞辱,或者感到感情受伤害。他们也会有罪恶感,焦虑,悲伤,自责,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但并不是神经病),然而很多人往往忽略这一事实,根据行为现象就认为这些人不健康。事实上:自我实现者偶尔对人类表现出气氛、不耐烦或者厌恶,但他们对人类怀有一种很深的认同,同情和爱,具有帮助人类和社会的真诚愿望。

3. 自我实现者的“自然式接纳”:

由于深知周围的人在独特的不守成规和自发性的冲动思想和意识上不可能理解和接受他们,也由于他们无意伤害他人,更没有必要因为琐事与别人大动干戈。因此面对俗套的仪式和理解他们会善意的耸耸肩,尽可能的做到通情达理。普通人容易小题大做,把对无关紧要的规章制度造反当做天大的事,而这只是健康的人的行为表面特征,就像他们披在身上的斗篷可以随时甩开。大多数他们认为不重要,不可改变,或者对他们个人没有根本关系的事情他们都认可。由于我们的研究对象对鞋子和发型的选择,或在什么晚会上不太关心礼貌、举止和风度,别人往往会对他们耸耸肩膀,对于习俗的服从就往往是敷衍草率的,或者简洁行事以求干脆、坦率、节省精力。但在压力之中,他们就会象抛开肩上的斗篷一样容易不理会这些。

他们能够以一个人在接受自然特性时所持的那种毫不质疑的态度来接受脆弱,过失,弱点以及人性的罪恶方面(一个人不会由于水的湿滑,岩石的坚硬或者树木的翠绿而抱怨他们,而是自然而然的接受),儿童是睁大了眼睛用毫不挑剔和天真无邪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的,他们只是关注事实是什么,对它并无争论和要求。毫无必要地为许许多多的事情感到内疚和羞愧,并且产生无谓的焦虑。健康人认为,接受自己以及自己的本质,同时毫无懊恼,抱怨,甚至对此不加过多考虑都是可能的。

4. 自我实现者的喜悦:

事实上,自我实现者对于欣赏时时常新,每一次都像第一次那么敬畏、兴奋、好奇、狂喜,精神饱满和天真无邪,激动兴奋和入迷,从生活的基本经历中得到了喜悦,鼓舞和力量,而不会倦怠于各种探索。更加彻底的个人化,同时又有着更加完全的社会化,有着对人类的更深刻的认同。自我实现的人一般都明确喜欢与外界隔绝以及独处,比一般人更能集中注意力,他们既有高尚的精神生活,又非常不受约束,喜爱身色口腹之乐。

总之~ 自我实现的人总能传播一种宁静感,摆脱了对于紧迫事务的焦虑,使得他们自己并且对于与他们有联系的人都变得轻松了。这真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