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写于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苏轼徙知山东密州时为悼念其第一任妻子王弗所作。
我最喜欢的两首词,一首是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另一个便是这首《江神子》。东坡最被人称道是那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固然《念奴娇·赤壁怀古》写得恢宏磅礴、浩然一股丈夫气,却不能使我对他产生任何偏爱,只觉文采超群。而《定风波》的通变豁达与这首《江神子》的柔软深情,倒是让我明白苏轼为何被后人如此称道。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苏轼与温婉贤淑、柔美娴静的王弗结为夫妻。“敏而静”的王弗处处体贴关心着才华横溢又锋芒毕露的苏东坡,成为苏轼仕途生活中形影难离的贤内助。然而,刚活了二十六年的王弗,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在汴京突然离世。对于苏轼,这无疑是一个沉痛的打击,他曾在王弗的坟前无限悲痛地长叹道:“呜呼哀哉!余永无所怙!”
苏轼对王弗,是“不思量,自难忘”。不必思量,思念早已深入心灵;何须追忆,怀念正随着脉搏时时跳动。只六字,就把那种销骨蚀心的想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忘记,总是会让我觉得别扭的一个词。在《说文解字》中,忘的释义即为不记。 两个动作截然相反的字组成的词语,到底是该忘掉还是应记得呢?
记忆是很任性的,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到底记住了些什么。一阵风,一场雨,就可以将你带回到几年前的某个夏天。那时的你或许还很小,正趴在阳台上百无聊赖。玻璃被晕上一层水汽,你用手指在上面一遍又一遍地写着名字。看着那时的自己,不自觉的感叹时光。然后,回到现实,你问自己这是什么时候的事。不是有意,只是在某个时刻,可能有相关的场景或者线索,使记忆无比清晰地呈现在脑海之中,让你知道它是如此固执地占着大脑的内存,即使你对这段记忆全然无知。
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会不安于在脑海里沉默,跳出来提醒你不要忘记。如果是好的记忆还好,可偏偏就是那些不好的记忆。那些,你拼了命想要忘记的事情,总是会突然闯进脑海之中,要你无法忘掉,永远记得。你会想要有可以擦掉记忆的橡皮擦,甚至希望自己从没经历过 。只要忘记,只要想不起来,就不会不知所措,也不会伤心痛苦,更不会让现在变得索然凄凉。
可是,是真的希望从没有经历过吗?没有了那些记忆就真的会开心快乐吗?虽然很不情愿,但还是要承认:即使没有那些记忆,现在的自己也不见得更美好。记忆,不论是灿烂明媚,还是撕心凄凉,不管是会让你开怀一笑,还是会使你生气暴怒,都会让生活变得多彩,生命得以升华。那些记忆,不论好坏,都是你存在的证明。既然忘不掉,又何必勉强自己忘记。与之和谐相处,不怨不尤。即使那些想要忘记的记忆,也感谢它时时提醒自己感恩珍惜,感谢曾经的那段经历给自己的磨砺使自己变得日益强大。
一件事、某个人,让你难忘,多半是因为给你留下了从未有过、与众不同的感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读来,总觉得苏轼特别可爱。写这首词的时候,苏轼已经四十岁了,不惑之年的他居然还会像青涩少年一样,担心自己的结发妻子会不认得自己。不过,也足见他对王弗的一片深情。我觉得东坡是多虑了,如此会心知你的王弗,又怎会因为满面风尘斑白双鬓就不认得他。
如果你被记得,是因为容貌,那你只在那个人的眼中;因为感觉,你才在他心里。
感觉是很飘渺的事物,说不清道不明,却可以在流转的眼光和轻盈的步履中找到踪影。说话的声音,身上的气息,看人的眼神,走路的形态,都是透露着一个人的感觉。尽管岁月流转、世事变迁,那种感觉依然还在。无论你变成什么样子,我都会排除一切干扰,仅凭声息确定你。
人,这种高级灵长类动物,总是着重于“高级”二字,自以为凌驾于万物之上,却忽略了也是动物的事实。用动物的本能加上高级的灵魂去体味和感受,不争,也有你自己的世界。
感觉,是和记忆同样奇妙的东西。而无言,也蕴含着深沉的感情。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再次见面,什么也没说,甚至都没有一句“好久不见”。就只是静静的看着你,只想一直一直这样看着你。
人生数十年,不过沧海一粟。想来,也只是南柯一梦。什么也不必多说,清楚你如从前一样懂得;也没有什么好说,因为你其实一直都在身边。
你在我的记忆里存在,感谢你给我的感觉,不想多说什么,反正世事无常,又一如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