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经典,《老子》这部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既讲到了国家治理、用兵打仗,也讲到了为人处世、修身养性……老子的思想影响非常深远。而且《老子》这部书不仅深受我们国人的厚爱,而且还流传到了海外,被人们翻译成了拉丁文、法文、德文、英文等多种语言文字,仅德文译本据说就有80多种。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除了《圣经》之外,《老子》是被翻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那么《老子》这部伟大的著作,它是怎么产生的?
一、职业助力
人生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在我看来,莫过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个人要是能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的职业结合起来,那他就离成功不远了,而老子恰好就是这么一个人。那老子的职业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那是一个百家争鸣、能人辈出的时代。可问题是,为什么只有老子才能创作出《老子》这部充满了哲理、思辨和人生智慧的传世经典呢?其实这与老子本身的学识素养和他的人生阅历有关,特别是与他的工作经历有关。老子当年曾经担任过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放到现代社会,这个“守藏室之史”是一种怎么样的职务呢?它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这个职务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胜任的,只有博学多才和学富五车的人才有资格。
在守藏室里面,不仅有大量的藏书,同时还有各种文物和档案。守藏室的实际功能,应该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国家图书馆、国家档案馆和国家博物馆的综合。由此可见,老子所接触到的各种资料非常丰富,远胜常人,甚至还能看到很多机密文件。就像去图书馆借书,并不是所有的藏书我们都能借得到。作为图书馆的镇馆之宝,特别是馆藏的善本和孤本,通常情况下是既不外借,也不提供查阅。有些图书和资料,只有教授级以上的学者才有资格查阅。作为“守藏室之史”,老子享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职务便利。
老子身居京城,他所担任的职务也非常接近政治核心,这让他能够接触到大量的时代信息。老子本身就学识渊博,悟性极高,再加上职务便利,所以才能够创作出《老子》这部跨越时空的思想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