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过如己过

      在对待弟媳妇的事情上,母亲认为自己是没有半点过错的,尽管因为她的态度,导致弟弟不知与他前妻吵了多少次架。甚至在人生这长久几十年的光景中,母亲也不认为自己有何过错,她说她是村子这条街上,认为最贤惠善良的女子。

      母亲确实没有过失,过失其实在我,我不应该以一种观人过错的观点,以一种戏谑嘲笑的口吻,来对待观察母亲的言行。其实那是一种内在的自尊自爱,追求名声的完好,本来也是一种良好的精神追求。对于此事,我自己应当悔过,在古代,这是一种大不孝的行为,不管此人是否带着任何美丽的借口。

      人生渺茫,不知所从。禅师说,任何别人的种种缺点不足,其实都是自己的缺点不足,别人只有长处与缺点,而过失过错都是自己的。此语甚为巧妙智慧,这并非一种鸵鸟式的自欺欺人行为。他人有不足、有贪爱、有欺佞、有愚笨,那是他人的事务,很多时候自己不是以抱着宽容、理解或帮助的态度,而是抱着轻蔑、嘲笑甚至愤怒的想法。别人有过不自知,而且过得安乐,此事与自己无大挂碍,却成了自己傲慢或者暴躁的导火索。那是一种全世界收集垃圾的行为,因此,别人缺点,其实是自己的缺点。

      一个真正有智慧、有胸襟的人,他的的眼睛并非世间眼目,揉不得沙子进去,他包容、理解与关怀一切可怜悯者。世间的一切可怜可叹之人,不是他人生的障碍与痛苦根源,而是激励其不断奉献、耕耘、进步的道粮,也许这就是菩萨精神。有此种精神与风度,生活将何其光明、洒脱、精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