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案例,来自一年恋爱关系的肖洋,近期由于女朋友正式跟他分手,搞得小洋,时而想奋起挽回,时而想彻底放下。但是,他深知这段感情确实走到了尾声,只是...由于习惯了这一年的日子,立刻马上切断,似乎想做到,却好难。
想起过去的每个晚上,有女友每晚的长情交心,其实这段谈心,也是最近一个月,突然戛然而止。不管女孩说什么,似乎洋洋都提不起兴致。与其说女孩主动提出的分手,我作为咨询师的判断,应该是洋同学,已经开始冷漠,只是可能连他自己也都没有明确罢了。
女孩似乎察觉了什么,也好像被冷落突然触碰到了神经,那天正式跟洋洋提出分手,理由算不上充分,但是很决绝。可是决绝背后,似乎她自己也感到,这关系可能需要一个缓冲和慢慢断开。于是,并不同意跟洋一下子切断往来,还想做能见面的好朋友。
可是,按照洋同学的脾气,本来就有点只趾高气扬。这样被甩,内心别提有多么不爽。于是,坚决把女友拉黑。女友很意外,但并不反抗;过了没两日,洋按耐不住,又好生奇怪,不知道女友按兵不动是什么意思。又主动释放了黑名单。发现,女孩没有删除他。洋更生气,他搞不明白既然不愿意在一起,为何还要拖泥带水?
于是,洋心生一计,故意加回好友,随便找了一个过去女孩没做好的事情,旧事重提,然后放大问题......猜得到结果,女孩深感内疚。洋洋,顺势而为要求既然分手,就彻底互相删除,不要总能找回。一再要求下,女孩只得答应。但是,女孩似乎还是不明朗,说我可以等你随时把我加回来,我对你不设界限。
洋洋,虽然拉黑,找回,要求对方删除自己...看起来都在按部就班,可是最不爽的是,在这一次次的过程,看不到女孩的真正意思。就好像你把她推开可以,你把她捞回来也行。看不懂,实在是不明白。
眼看到了一年前相识的纪念日了,洋照旧做着日常的习惯动作:给女孩在网上挑礼物。女孩是个小资的美女,虽然生活上并没有过度铺张,但是对礼物是有要求的。洋给她买过不少,女孩从来不会当面说不喜欢,但是大多礼物送后,就永远看不到了(被嫌弃了)。这回,在购物车里,塞满了洋觉得女友喜欢的东西。
掐指算好纪念日,决定下单第一个礼物。由于礼物需要及时查收,只好告诉女孩。女孩很郑重地说,你选的礼物,我一定会好好珍藏。洋内心窃喜了下下。就当第一礼物下单后,给女孩展示了,女孩说“太时髦了”。应该是入了法眼,真不容易。
看着这个礼物喜欢,洋洋又琢磨下面的几个,终于在一个附件上很想问一下女孩的意思。因为女孩有丢手机和钥匙乱放的过往历史,于是这款“手机和钥匙双向寻物器”就显得格外适合她。其中,一个“动物爪爪”的样式,包含着8个颜色,究竟要哪种才是最好呢?洋想征求下女孩的意思,可是不问还好,这么一问就被怼了回来。女孩表示除了纪念日的礼物其他都不收。洋洋隐约感觉她不是不收,而是没看上(因为女孩看到的只是附件)洋没告诉她这是什么。
洋提到,每次给女孩买礼物,都有一种”被辜负“的感觉。我追问啥意思?就是,女孩生性善良,不喜欢说不,所以洋买的礼物,从来都说喜欢,但是其实事后利用率低于5%。这也是洋后来发现的。而洋是一个务实的男孩,在礼物的选择上重实用。洋告诉我说,这是他们的一大分歧。女孩喜欢香香的、华丽的,另类了,新奇的东西。而实用程度不是主要考虑。所以,女友戏称小洋是”拼多多的忠粉“,应该换淘宝,去去土气。
这次拒绝,洋直觉又是女孩觉得他买的礼物太土。包括已经下单的其他礼物,洋洋一气之下,也都追了回来,退货了。
心态不稳的他,晚上又碰上女孩在微信里,跟她说了句话。对方半晌没有回复,后来在不断追问下,对方才敷衍地丢出几句话,看起来不仅别扭,又特别不合时宜。正当纳闷,对方又消失了。洋洋再问,是不是在忙。对方说正在看演出。恍然,其实,之前的洋洋内心翻腾的话,只希望对方认真的给个回复,但是对方却在看演出。既没有告知,也没认真回复,而是敷衍了事....这个反应,似乎和洋洋认识的女神相差过大。
洋明白了,对方并不是在犹豫而不回复,而是充分地已经把洋放下了。碍于面子既不删除,也不靠近。过着自己的新生活。而洋以为,突然的分开,女孩一定会跟他一样不舒服,显然这错了。问题来了,现在分不开的不是女孩,而是洋...
不小心叙述了太多咨询者的故事。我们还是说最后吧,当洋洋明白了几点:
1、是女孩主动提出的分手,所以从内心的准备上女孩一定大于自己,所以对方的冷落也是走出的象征。
2、女孩各种不争不辨不靠近,没有一点迫切。这是一种放下,内心平静的表达。相反洋一会一个冲动,比女孩不健康的多。
3、真的爱过了,放下是需要时间的,也必然会更痛。所以,洋不需要管女孩,那就好好面对接受自己因为深爱,而带来的过渡期吧。
基于以上认识,洋洋打算,做出如下的应对:
1、把断舍离分为三步,为期30天,不奢求一次断开,断的快,反复越剧烈。
2、第一步,减少接触。但不用不接触。把除了微信和短信其他方式全部拉黑,终止接触可能或者给接触增加难度。
3、第二步,替代因为思念而必须与她的互动,转而跟他人或者其他事情替代。比如过去两人一起逛街,电影,学习,跑步,聊天,甚至拌嘴,都需要被新的对象或新的事件替代。不再延续想起对方的可能。
4、第三步,减少去关注对方的朋友圈,关闭自己的朋友圈。既不让对方再了解自己,也逐步放下自己想看到对方近况的冲动。当这愿望变成,对方打开朋友圈,也不看时,算是做到位了。
最后,当以上三步都做到了,告诉自己,可不可以永远忘记对方,并且不再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