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你听说过沉默期。
婴儿在4个月大时,会扭头找声源,对熟悉的声音有感知能力。但是为什么要到一岁半至两岁,才开始牙牙学语?这就是宝宝的沉默观察期。听比说简单,而且有了听的输入,才有说的输出。
同理,宝宝学英语,跟读可以,但是主动开口去说去运用,还需要一段内化的时间。
我刚刚入职当少儿英语老师的时候,对课堂要求很高,希望宝宝们上课跟读认真,临下课就可以对答如流。不到一个月就把自己累垮了,因为课堂效果根本不理想。虽然在孩子们玩得开心,家长也没有抱怨的情况下,我依旧有挫败感。后来,观察并且学习了大量孩子身心发展的实例。我渐渐地把重心分解,家庭和课堂一样重要。所以盯紧家长,让他们跟踪复习,给孩子提供听的环境。
所以学习的过程就变成,课堂引发兴趣-家庭提供环境-课堂检验效果。
家长们,当孩子遭遇沉默期,请给予理解和鼓励。
判断孩子完全可以说但是还不开口的话,可以设置合适的场景,引导孩子开口说,当然,请家长也适当用英文来引导。如果你一直指着物品用中文去问 这个英语怎么说?那个英语怎么说?恐怕会事倍功半,甚至会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