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幸运的是,我当年做的是新闻工作,有机会接触各式各样的人和事。你感到幸福吗?你认为你值得拥有幸福吗?这样的问题曾经有一阵子是采访的“标配”。回答当然是五花八门有的甚至让人啼笑皆非。
你感到幸福吗?大多数人会感到茫然,因为这从不是他们的生活思考的问题。如同生活在水中的鱼,鱼不知水,因为它身在其中。但对于第二个问题,大多数的回答都有些迟疑。记得在我采访对象中有一位大姐,当聊到幸福的时候她突然泪流满面,她讲述了她的80多岁的母亲,在母亲的弥留之际,她陪在母亲边,握着她的手,和她说话。大部分时间,母亲都是昏迷着,有一天清晨,母亲突然睁眼,凝神望着她,对她说:闺女,你知道吧,我一辈子都以为自己有问题。然后她轻轻地摇着头,仿佛深深地遗憾。她说,母亲说完这话,耗尽了所有气力,再也没说话,几个小时后,她离开了人世。
这位大姐的母亲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工程师,也是一位成功的母亲。她为什么临终前还陷入一种深深地对自己的责难之中?这其实是与我们的人生假设有关:我根本就有问题。小时候拼命读书,工作后努力工作,结婚后相夫教子,自己在哪?大姐说,在外人看来她母亲无疑是成功的,但她深深知道母亲内心深处的焦虑和不安。这种不安又传递给了她,让她每天生活在对自己的责难中。
生而为人,心即生命。只有敞开自己的内心,彻底地接纳这个世界当然也包括自己。生活的巨大悲剧是有人从不欺骗任何人,但总是欺骗自己。她总是彻底接纳世界,但从不接纳自己。这也是母亲的悲剧。彻底接纳,其实就是正念与慈悲的培养。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全然地活出自己是幸福的根源,当然前提是全然的相信,只有相信,你才能从生命的恐惧与伤痛中脱出身来,才能让慈悲心无限扩展,用爱去拥抱这个世界,你会发现,你是最幸福的人,而且你是最值得拥有这份幸福。。。。。。。
二,
有这样两则故事,一个是说将一只跳蚤放在桌面上,用手一拍,跳蚤会跳高,当你再用力,它会跳得更高,如此,它会越跳越高。当你将跳蚤放在钟罩内,你用力拍,它会往高跳,如此一次次地被钟挡住,时间一长,仿佛习惯,你移开钟罩,这只跳蚤也只能跳这么高了。还有就是将一头小象用塑料绳绑在树上,开始它会挣脱,几次未果,它就习惯了,小象长成大象,只需一动,轻而易举,但它没有。这其实也是我们人类的生命模式,前者是先验结构,后者是自我设限,我们为什么觉得自己不幸福?就是先验结构和自我设限在做怪。想想那只无奈的跳蚤和悲哀的大象,如果我们不觉醒自己,不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我们与它们并无二致。
三,
选择是人类的特有,也是人类的伟大的权利。如果说幸福是一种能力,那么选择则是进入幸福的途径。其实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地在进行选择中,犹豫,踌躇等词语,都是形容选择的艰难。
我们从小,也被打上了选择即人生的烙印,诸如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但只有关键几步,问题是看你如何选择等名言,无不是说明选择的重要性。
有这样一位老人,叫宋素仙,住在东北的农村,以放羊为生。老人每天都赶着羊走在山野,口中哼唱着不知名的曲子。老人每月进城一趟,不为别的,是买一本音乐杂志,每次,他都穿得整齐,正步(老人当过兵)走进邮局,从手绢包裹里取出钱来,吐点唾沫点清,交给柜台里,然后心满意足地往回走,老人回去的脚步加快而有节奏,哼唱的歌子也调性高亢,那一刻,他一定是最幸福的人。老人说,他从小喜欢音乐,但家里条件太差,连上学都不可能,别提学音乐了,但喜欢音乐,当一名歌手一直是老人的梦想,一个偶然的机会,老人知道有一本关于音乐的杂志,他就坚持每月进城来买。要知道,他识的字并不多,这本音乐杂志对他来讲,一点都读不懂,但这一点也不妨碍他的生命热情,生命在继续,他也不断地进城买着杂志。放羊,看着天上的白云,低头,想着自己的梦想。每月一次,老人返老还童一次。在他的生命模式里,放羊是他没有办法的事,但每月一次的进城,攒着钱买杂志,却是他的选择,也是他幸福的临在。老人的幸福令人感动令人尊重。
四,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真的是这样的吗?
是的,因为只有同类才能吸引同类,俗话说的好:鱼找鱼,虾找虾。具体到我们,那就是你生命当中发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来的。一个人只要具备与源头结盟的能力、具备爱的能力、赞赏与祝福、幸福与喜悦以及天真无邪的能力时,他天生就是一位幸福的领袖。
我们中国的传统,孝道是第一美德,所谓忠臣孝子人人敬。那么何谓孝呢?这里面的孝就是将爱带进每个生命存在,我们爱我们的父母,通过父母上溯到祖先,这是我们的根系所在,也就是我们的源头,整合的记忆中有苦有甜有辣有酸,当我们将所有过往都兑换成爱时,我们生命当中所有的意识都化为内心的力量,这是自信这也是自尊,有着自信与自尊的人,自然俱备大领袖的魅力。
五,
幸福是一棵矮树,感恩使它枝繁叶茂。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大家观察过矮树吗?夏日走过林间,总有树木高低错落,顾盼生姿,怡然有态。高大挺拔固然可喜,林间的矮树以其拙朴,以其扎实,以其深恋大地的情姿,犹为让人感动。
这是一株白杨或者垂柳,本来它可以有钻天凌云之志,但其因怀恋抚育它根须的大地,根如拥抱,叶似低头,它也在生长,生长成一道独立的风景线,它有着自己的生命哲学,那就是心怀感激地生长在大地上。风来了,高者摧,水来了,弱者走。惟有它,坚实地挺立者,不卑不亢。请仔细观察,高俊挺拨的白杨,腰弯了;低粗厚密的榆树,心空了。惟有这些心怀大地充满感恩之心的矮树,充沛地活出自己生命的能量,现状虽矮,志可参天,前途不可估量。
六,
和谐,总能想到交响乐的旋律。是的,再也没有比欣赏一场交响乐更能体悟和谐的妙处了。小提琴如丝如缕,大提琴余音绕梁,钢琴的华贵,长笛的稳重,加之指挥者潇洒自如的镇定自若,乐声响起,宛如众妙之门的开启,和美之情配和美之境,领悟到的是和之美。
反观我们自己的身体,本就是一曲和谐的乐章。不是吗?眼耳鼻舌身意和声色香味触法,心肝脾肺肾和金木水火土,同时,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无不体现出生命的圆满与和谐。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呈现出惊心动魄的美感。
在日常中,我们常讲家和万事兴,家如何呈和?其实古人早有归纳:父慈子孝等。还有从一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端倪,比如愚兄,比如贤弟。为兄长的要适当愚一些,事事要让一点,做为弟弟的,就要多为兄长想一些,多跑点腿。这样,一个家就和谐了。
具体到团队,易经说:见群龙无首,吉。群龙无首因何为吉?这是决策者公司治理的方法。格局,资源,制度,责任,统统落实到位,首,可有可无了。这时,是公司治理的最佳状态。这不是吉吗?
在社会生活中,和谐更是一个伟大的主题。我们不是说建设服务型社会吗?服务本质就是一种无条件的爱,那是一种超越私我的奉献。谈到奉献不得不提起一个叫雷锋的名字,在中国的大地上这个知名度最高的大男孩,当年的确地奉献着自己。
七,
关系千万重。
父子兄弟姐妹同学同事甚至情人知已。我们无时不刻生活在关系中。在所有关系中,越亲密越敏感也越脆弱。脆弱来自于对关系认知的扭曲,比如长辈与孩子,有这样一首诗,当年获得精短诗歌大赛头奖,诗名叫《家教》“听话,爷爷才爱你”。短短七字,令人毛骨悚然,显然,我们领受的来自长辈巨大的爱,是以听话为代价的,这不是正常的亲情关系,这样听话的背后的显而易见的危机是,如果不听话,结果如何?
比如,伴侣关系。本质是互爱,尊重双方的人格。但我们的实际生活现状呢?几乎都是以甜蜜开头以争吵结束。我爱你,你要怎么样怎么样,是常见句式。爱在某一时刻变成了强加,变成了控制,变成了挟持与夹带。
实际上,爱是无条件的,任何条件的添加,不符合爱的本质。完整生命本质的爱,让自己被至高无条件的爱充满,是创造爱的关系的惟一法门。爱的关系是所有情感中的惟一关系,爱也同其它关系一样,需要练习。这里的重要核心是,你需要付出你的真心,真正地去爱。
八,
一个真正富足的人是不向外求的,表面平静如水,内心强大如潭。
水深三尺,即可自净。静水深流,是富足的表现形式。
需要物质,物质是饲养精神的食粮。没有物质的富足是虚空的,不真实的。
物质的创造需要体力,需要真正的智慧的付出,需要相信付出才有回报,相信天道酬勤,而不是巧取豪夺。不是有原罪吗?任何没有得到救赎的原罪而获得的富足都是沙上之塔。
富足是一种气质。
富足是一种精神。
富足更是一种格局。
它是一种“抱琴看鹤去”的淡定。
又是一份“看天上云卷云舒”的从容。
在静中观想,认知自己的使命,提升自己的价值,相信万有,相信无限,知行合一,在静中创造,在静中接受。
如此,夫复何求?
九,
慈悲是一种力量,让世界动容的力量。慈悲之心内生智慧。所谓转识成智,核心如此。
如果说到佛法,其根本精神就是两个字,一是悲,一是智。慈悲的悲,智慧的智。悲智双运,就是慈悲和智慧如同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悲和智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呢?
慈悲是一种放下自我的空性,以慈悲之水灌溉一切众生。慈是给人以快乐,悲是去除人们的痛苦。慈悲就是去苦予乐。我们认知的佛法讲众生得离苦,就是慈悲的精神,也是一种奉献。智慧就是让我们超越日常,看清世界的本性,远离颠倒梦想,没有恐怖,没有挂碍,这是一种大觉大悟。
爱即慈悲,慈悲即爱。
慈悲就是一种更大包容的爱力。
有了慈悲之心,生正觉,得大道,是为神。
十,
九九归一,十全十美。幸福如阳光普照,爱是一切的解答。境由心生,心念合一,风生水起,一切都是美的,一切都是静的,一切都是幸福的存在。
此时,我们沐浴在金色的光芒里,感受到幸福,享受着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