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学

盖因今日之学子,为学之确切目标,大抵唯文凭而已。

  由古至今,为学之人,大抵可作 两类,其一为寻源头活水;其二为功名利禄。

  源头活水即修为自身,此乃做人之境界也。

  功名利禄即世之俗风。此乃生活所迫至也。

  现在,不论源头活水,不讲功名利禄,简述一番当今学子向学之目的与方向。

  今,九年义务教育之普及,来百千年未有之措施。无比善哉。让全民从小可识文断字日常所用之知识,盖无缺矣。

  然高等学问则是高中,大学,研究生,硕士,博士,还需凭自己之意象进取之。

  若为学问之高深,意高等学府求学,甚好。然十之八九,仅为“文凭”二字。学业完结,书籍弃之一旁而不顾,只惹尘埃,实为可叹,可惜也。

  高中时期尚且有教师以督之,大学时则全无学习之意。为其学分,偶尔听课,学业完结,文凭到手,以此活动于社会,文凭虽有,文化全无,误人误己。此为至少半数之大学学生之写照。

  上述之为学术学校。后有实技学校。

  自古人生于世,需有一技之能。不管身处何方,身逢何世,身有一技之能,大抵可安身立命。

  职业学校所授之业,大抵为当今所盛之业。其一,不全;其二,不精;其三,氛围不能与高等学府相提并论。

  此等职业学校之学子,更有十分之八九为“学历”而奔赴。丝毫不注重修为学习。实业全无,学问则更加渺茫。

  另有十分之一,于乱石堆中一块美玉,乱草蓬蒿之中一颗灵芝。于恶劣之中,不改其节;仍一心向学,或实业之技,或文化之学,一心求之。此种人可是之模范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至始至终,虽天崩地陷,不改其节,豪杰也。

  不论高职与高中,大专或大学。千招会不如一招精。或文,或理,或医,或技,能之,行正道使己立足于世便无对错。

  或在高中学技能,或在高职学文化,都是无对错,皆为善也。皆因其一心向学,心存正义,三条大路走中央,不论何等何种何类之学问,皆善也。

  学历与学问分为一谈。

  文化与文凭非为一谈。

  唯手常书,笔耕不辍,学无止境,知勤有益,知行合一,方可成就矣。

  古之衣食住行,任其一与今皆无较之也。然此为物质之观。

  余览古籍不谓不多,亦不当少,盖有所得思。

  古者发奋行天之健,唯法异矣。

  或习文,或练武,或精技,或田耕,或商贾,或士卒无一不精进求上。

  然以此观今,凡有志之士无不痛心疾首,虽上进人士亦存多,然颓惰者更之矣。

  如前人言:饱食终日,无所事事;颓堕自甘;妄自菲薄。

  全无精气神,无阳光,无自信,无动力,虽生犹亡也。

  自甘颓废,自甘堕落;即百药而何改焉?万尝苦口而无医者,任其生灭也。

  古之六艺,晓一般而立世,况通能乎?今世之业,万千艺而不屑一顾,反嗤之以鼻者,悲也。

  颓废自弃,以本可大作为之身,行无利无益之事。嗤嗔非,反欣悦以傲之,天人俱悲之。

  即天愿佑,地愿助,人愿同;然己身无改者,徒劳也。己身欲改,星点刻热之,亦无益也。

  盖守仁之正心正念正行,心理皆存,知行合一,上善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