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的暑假父母开始帮我张罗着收拾行李物品,接着和他们一同踏上了去上海的路途,奇怪的是我并不记得当时我们如何过去的,坐火车还是汽车?!最后,我们在叔叔家落脚,可以说从这开始了我全新的生活。
一个清晨,父亲领着我去叔叔家附近的中学,接待我们的是位中年大叔,模样已经记不清了,只记得他的头发稀疏,梳了个在当时觉得很好笑的发型。虽然秃顶但两边还是有头发的,他把其中一边的头发留的特别长,长到可以覆盖头顶光秃的部分,然后头发就这么在头顶耷拉着。但毕竟一边的发量有限,他会时不时缕缕那撮看似就要从前额上方掉下来的头发。
中年大叔塞给我几张卷子让我回家做,后来这几张卷子决定了我的分班。初三(7)班,年级最后一个班,不知道学校是不是按成绩来分的班,反正7这个数字我还是挺喜欢的。
叔叔家住房也比较紧张,爸妈没多久就回家了。我的初三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由于我之前完全听不懂上海话,但那会老师们上课全都是用的方言啊,当时就蒙了,上课就跟听天书似的,好在老师给我安排位活泼开朗的同桌,她会时不时的翻译一下老师的话,就这样连翻译待自个瞎蒙,结合着课本半半拉拉也能明白个大概。反倒是现在我好不容易会说上海话了,却发现普通话如此普及方言却很少用的上。
那会外地和上海的教学进度完全不一样初三那年学的并不轻松,爸妈劝我要不从初二开始重读,心有不甘,虽说以前读书不拔尖,但也至于差到要重读。于是开始暗自拼命苦读,我是属于那种死读书的,特别羡慕那些在读书上没怎么下功夫却总能考出好成绩的同学。我买了个小闹钟挂在床头,每天早上5点多钟闹铃就响了,然后就是流程化的刷牙洗脸早读,以至于过了很久再听到那闹铃声都会心有余悸,不由的紧张。
就这样忙碌着整整一年,每天我都很早到校,却从未在校园里停留,每次都是直奔教室,依稀记得一进校门的长廊上有着类似爬山虎之类的蔓藤植物沿着长廊上架空的方格不断缠绕蔓延着,长廊的一边紧挨着教室,另一边有个小操场,其他的细节都很难回忆了。其实同学们你们再忙也应该抽点时间停下脚步好好欣赏一下脚下的风景,因为一个不经意这道风景可能就过去了,而且永远也不能回去了。
经过这一年的努力也算是有所回报吧,至少英语不会在及格线下晃荡,终于可以冒出头了,然后慢慢的也可以往上小窜一下。老师拿我做进步典型,这应该是我整个初三最可喜可贺的事了。只是可能初三用力过猛以至于后来在学习上在遇到困难很难向初三那会那么拼劲了。
初三毕业典礼因故没去参加,所以毕业照老师让同学辗转带给我,可能那段时间不常在上海照片始终没到我手,不免有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