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只有生孩子的时候才会面临这样艰难的抉择。最近,我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这样敲击自己的灵魂。没有经历过在深夜独自痛哭的女人不足以谈人生,没有经历过柴米油盐生活的女人不足以谈生活,没有经历过辅导孩子鸡飞狗跳生活的女人不足以谈育儿。
如今,80后妈妈是育儿论坛的主力军,也是焦虑症候群。让妈妈们焦虑的根源在于回首来时路,在我们的人生中有那么多“就差一点”和“本来可以”。抱着不留遗憾的心态,我们给孩子安排各种培训班,给孩子打鸡血,不停地鸡娃。人家的鸡娃在学心算,我家的普娃掰着手指头算十以内加减法;人家的鸡娃在学骑马,我家的普娃在小区里骑自行车(还是带辅助轮的);人家的鸡娃在打高尔夫,我家的普娃在拍皮球……每晚看到朋友圈里鸡娃家长们的各种打卡记录能不让人焦虑吗?
在我上一篇《不要铂金包》的文章里说过,自从有了娃,尤其是有了二娃后,我一个包都没买过,攒下钱来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带孩子出国旅行。最让我触动的,是那些带娃的老外家长们。在环球影城和迪斯尼随处可见,很多家长推着坐轮椅的孩子兴致勃勃地游玩,照顾孩子、搬轮椅丝毫没有一丝不耐烦。即使孩子身体残疾,神智不清,他们依然关注孩子的精神生活。我有什么理由不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孩子身后上呢?
于是,我开始鸡娃,给孩子报各种培训班,陪孩子写作业,每天完成各种打卡。我不想孩子们的人生中有任何遗憾,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好苗子,如果没有长好,就是我做得不够好。我下定决心,在孩子18岁成人前,不要我的生活甚至人生,摒弃杂念专心陪孩子。我畅想孩子以后能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从事他们热爱的事业,身边陪着的是挚爱他们的人……越是畅想,我就越偏激,绞尽脑汁做营养的饭菜给孩子养身体,陪孩子读书写字,用整晚的时间给孩子辅导功课,把整个周末都用来送孩子上培训班、带孩子看电影去书店外出就餐放松。渐渐地,我朋友圈里孩子同学家长越来越多,我谈论的话题三句话不离孩子,我的睡前读物都换成了《儿童精神分析》(效果好极了,一看就着,没翻到过第五页以后),我没有了自己的时间,自己的社交,自己的圈子。付出的越多,期望就越高。孩子的成绩成了我情绪的晴雨表,我越来越不松心,孩子们越来越不开心,父母也越来越不放心。
终于在一次次情绪崩溃中,我一点点反思自己。我首先是我自己,然后才是谁谁谁的妈妈。无论我怎样讲道理都不如亲自做给孩子看。最近我看了三本书《成为》《生活教会我》《举全村之力》,作者简介分别是奥巴马夫人、罗斯福夫人和克林顿夫人。孩子爹不用紧张,也不要感到压力,我只是随便看看。了解了三位总统夫人的生活之后 ,我感到,你首先要是优秀的人,才会教育出优秀的人。最无能为力和徒劳无功的事就是妄图去改变和控制另一个人。这一次,应该保大人,毕竟,我也只活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