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要让读者欲罢不能地读下去,读完意犹未尽地忍不住转发,就要从读者的角度着手写作。传媒研究中讲究分析用户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同样适用于写作,只是在这里我们将「用户」转换了身份为『读者』了。
好文章在内容展开之前,就要根据读者定位立意,运用接地气儿的元素给读者带来心理上的共鸣,引导读者发散思维并从中获取能量。
比如牛津树分级读物这套书籍就是完全从儿童读者的角度去写作的。它几乎让每一个小朋友都能爱上并且热情满满去读,最终达成由共读走向自我阅读的启蒙核心。这是每个真正读过牛津树的人都能感受到的一点。
书籍主要讲述了一个普通的英国家庭的日常生活故事。这家里有Biff、 Chip和Kipper三姐弟,加上他们的爸爸妈妈,再加上一条叫Floppy的狗,他们热热闹闹、相爱相杀地过着每一天。这样一家人有趣有爱的生活是读者喜闻乐见的,自然愿意往下翻阅。
爸爸和狗狗Floppy,承担了许许多多的笑料,常常让人开怀大笑。爸爸经常出糗,比如把给妈妈买的纪念日鲜花弄丢;狗狗Floppy呢,一会儿是不停捣乱的bad dog,一会儿又是英勇从大火里救出小狗的good dog,是一家人里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无处不在的幽默感和结尾的反转,让读者爱不释手。
牛津树从magic key出现开始,带孩子们上天入地,穿越古今,没有孩子不爱这样的冒险故事。埃及,澳洲,罗马,中国,谜语山,电脑游戏里闯关,火山爆发,泰迪熊的绑架案,制造彩虹的机器……围绕magic key写的每一个冒险故事,满足了儿童读者探奇猎险的心理特点。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但更重要的是牛津树把说教融入好故事里,传递品格重要性。这大大迎合了成人读者的家庭教育需求,这是他们愿意持续地给儿童读者带读的内驱动力。例如不要乱扔垃圾里litter queen的故事,乱扔垃圾的小朋友,要去给垃圾女王做苦工;又如让孩子了解战争是怎么一回事儿,就通过magic key让孩子穿越到战时,然后用魔法把孩子们安全地带回现代……三观灌输正而有趣。
权威科学是成人读者的角度;故事好不好看,是儿童读者的角度。牛津树把二者有机结合,让大小读者读得津津有味。“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评价文章的好坏,读者最有发言权。一篇文章,读者从中学到什么,感觉如何,最能体现文章的价值。文章立意从读者角度出发,叙述方式接地气,引发读者共鸣。就能走进读者心坎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