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疗愈:28岁还离不开安抚巾,原来「内心的小孩」从未长大

近日,28岁男子离不开安抚巾的话题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和讨论。

01

离不开的安抚巾

一位女网友在网上吐槽,男朋友28岁了,还离不开安抚巾。不论是睡觉、坐车、吃饭、走路,无论他在干什么,一定要用手指搓衣角。

这条消息一出,引来无数网友围观,有人留言“不能理解,看起来就像没有断奶一样”“是不是有什么大病”很是不解。

而更多的是也有类似情况的留言,还有网友翻出之前网友说“自己32岁的老公每天抱着一条破破烂烂毛毯睡觉的微博”;下面一万多条评论中,很多人有相似的问题。

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心理需求,需要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

其实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安抚物都是存在的。

无论是8个月还是28岁,安抚物对于需要者而言都是极大的安全感来源。

如果你没办法理解别人安抚物的存在,你就去想想,童年时期一个天气极好的傍晚,你饥肠辘辘在回家的路上,鼻子里捕捉到的柴火的味道。

这种安抚物并不局限于某种物品,也可能是某种味道某种特定感受,不限于奶嘴、毛毯、手巾等等。

02

内心小孩的成长才是关键

心理学家荣格说过,

“几乎所有的不安,都源于你的内在小孩。”

还有《小王子》中的一句让人印象深刻,

“所有的大人都曾是小孩,但只有少数人记得。”

大家有没有发现,即使长大成人,我们还是会如孩子般用手指搓衣角、咬指甲、抚摸头发等行为来缓解内心的不安和压力;

这些行为都有着类似于使用安抚巾一样的作用,本质就是帮助自己缓解不安情绪和焦虑。

而这些行为其实都源自我们身体里,那个藏着的受伤的小孩。

那些恐惧、控制不住的情绪、无法走出的怪圈……那些没被满足的渴望与期待、被压抑的匮乏与需求、因现实遭遇而形成的痛苦,形成了我们“内在小孩”。

当它没有被看见时,会演变成你性格里的不理性,不成熟,脆弱敏感。虽然看不见,但带来的困扰是明显又深刻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成年后,内心有一部分心理状态与功能,表现得仍然和孩子一样。

03

与内心小孩共同成长

“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不同的小孩。”

自卑的小孩,不断自我否定,难以认可自己;

戒备的小孩:难以进入亲密,缺乏信任感。

按照木桶理论,如果把人生比作木桶,那短板就是内心的小孩,它不长大,我们再怎么努力也无法真正成长。

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在发展初期就会出现分离焦虑,对于分离情感的缺失会产生强烈的需要。

幼儿时期的孩子通常会依赖各种安抚物品来满足他们的情感需求,如毯子、奶嘴、玩具等等。

而那位28岁男子还需要安抚巾的行为,暗示着他在成长过程中情感方面发展不足,无法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因此,在成年后他也会用一种安慰自己和寻求支持的方式,这个方式正是安抚巾。他抱着安抚巾,试图寻找自己的安全感。

某些人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情感问题,如焦虑、恐惧、失落、无助等等。

而当这些情感无法掌控自己的内心时,就会寻找一种偏离现实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焦虑。

但这种是治标不治本的,内心的小孩没有得到疗愈,任何情感情绪表达方式都不会让他摆脱现在的“尴尬”。

我们总说要“与原生家庭和解”、“接纳残酷的世界”、“拥抱不完美的自己”……但表面的和解与接纳,更多是缘木求鱼,隔靴搔痒;

与内在小孩一起成长,才是对自己最深度的疗愈。

首先,我们需要感知他,让他显现。

内在的小孩,是非常脆弱敏感的,他藏在我们潜意识里,不会轻易地被发现。这时候,需要我们有耐心,有爱心地去感知他。

其次,我们要聆听他,与他对话。

我们要告诉他,我亲爱的内在的小孩,请你把你的痛苦告诉我,我愿意,倾心聆听。然后,拥抱他。

最后,我们要与他分享我们的喜悦。

就是,邀请内在的小孩,跟你一起分享当下的喜悦。这样内在的小孩跟着我们一起开心一起成长,内心的创伤和缺失就会慢慢被爱填满。

这也是爱与接纳自己的一种方式,当我们可以不再拒绝自己、真心的接纳我们的阴影(怕事、软弱、没有安全感等),我们自然会变得更勇敢、更有安全感。

可以开始用成人的心态去面对世界,内心的完整和平静让我们可以专注学习提升自己,专注工作输出价值,这样财富的增加也会是自然发生的事情。

与内在小孩一起成长

成为更好的自己

内在小孩的创伤与缺失,大多源自我们在原生家庭里没有被满足的需求,我们终究要长大,成为更好的自己。也只有自己能治愈自己。

在色彩识人心理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色彩识人技术直面内心深处的自己,看到身体里那个逃避的、恐惧的、害怕的、没有安全感的内在小孩;

运用色彩疗愈技术倾听“内在小孩”的声音,并为压抑的情绪找到适合的释放出口,给予内在小孩关爱与温暖,建立一个内心丰盈与安全的稳定内核,与自己的内在小孩友爱共处。

疗愈内在小孩的根本就是自爱,当我们可以从内心深处深爱自己,相信自己值得美好幸福生活时,潜意识脚本就会发生改变,我们可以充满希望的热爱生活,自信且有力量地成全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与业,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命运。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走进彩虹之门,关注七彩人生,解开人生路上的困惑,我们下期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