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参加了曹大的付费网课:产品经理入门——如何有效沟通需。这是曹大第一次开网课,报名费是99元,因为是第一次网课,曹大只是为了进行产品测试,最后将报名费用都返给了大家。现在将曹大讲的一些主要干货分享给大家:
一、目标一致性原则
目标一致性,就是你要确保研发和你,对产品的理解,定义,用户目标,运营目标,有相对一致的认识。但这里还有个前提,更首先的是,你要确保你自己,对产品的理解,定义,用户目标,运营目标,和你的老板有一致的认识;如果产品经理自己都没有想清楚这个需求的背后逻辑,那么研发就很难认可你这个需求的价值。
初阶产品经理,甚至很多有经验的产品经理,都会很想当然的以为,研发对你所提需求的背景和自己一样了解。或者,有更恶劣的,认为研发不需要了解。我写了文档你去实现就好,不要考虑这么多,这是非常恶劣的一个思考方式。研发如果了解不足,或者有误解,会产生怎样的问题呢?
1、如果文档不规范,研发自由发挥余地很大,可能做出来的东西跟你想要的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2、就算文档很规范,研发也都按文档实现了,但是,也可能存在一些认知问题,导致如下两个结果:
(1)研发会基于自己对产品运营,产品目标的理解,做结构上或性能上的准备,比如说,大量时间用于无用功,这种事情特别特别特别常见。很多时候,你们发现研发效率很低,不是研发不干活,是把活干拧巴了。
(2)其二是完全相反,仅仅满足于功能实现,可能该做的准备没有做,导致性能考虑不足,运营支持度考虑不足。这也是特别特别特别常见的问题!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你可能知道,这个产品要做成什么样子,要有什么功能,要有什么角色,用户怎么用,但核心去追问一下,这个产品真正的核心目标,产品价值,是怎么定义的,如果你是跟随产品总监,或老板定义的项目,这个问题一定要事先搞清楚,否则很可能你把东西做出来,但在老板眼里,其实你完全不在状况。
解决方案:
在功能诉求之前,让技术理解产品的真实目的,目标用户群,业务诉求,运营途径,推广途径等。对产品涵盖范围要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在目标一致性的原则下,研发可能有更有效率的实现方式和解决途径,这时候,鼓励他们参与讨论,是非常有意义的。当然,最终决策权还在产品经理的手中。
二、产品需求文档的规范性
产品文档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要有总纲
产品文档首先应该列出总纲,也就是上文提出的,整体目标的定义;描述产品需求定义,用户目标及产品目标定义,相关边界定义。描述产品构成,功能视图的清单,基本操作流程,角色构成,主要数据构成。最好能用流程图,或大纲图,让研发首先对产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另外,关于目标一致性原则,文档要体现,但不能只用文档体现,必须当面交流沟通清楚,文档只是一个确认和重复的过程,不是说我文档提到了就可以不沟通的,有些研发真不看背景信息的,直接咔嚓咔嚓编码,最后发现很多问题的时候,说你没写清楚。
我认为总纲主要是要把需求的目标和业务逻辑(服务逻辑)梳理清楚。
2、界面和交互
(1)界面布局(下面说的视图就是产品界面)
就是基于不同角色、不同终端的视图说明。一个产品,使用者可能存在多个角色,比如网课,有讲师端,有学员端,还有系统管理端,至少三个角色,后面还会细分,比如系统管理又有客服,数据分析,以及Boss不同角色。除了角色呢,还有不同的终端,以前简单,说互联网产品都是pc端,而绝大部分都是网页端体现,现在是pc和移动终端,所以,每个功能视图,都要说明是哪个角色,在哪个终端的体现。
视图最核心的,是页面布局,不论是手机终端,还是pc终端,不论是app,网页,还是客户端,都是页面布局,哪里放什么,哪里有什么。页面上的元素,通常主要包括图片,图标,文案(固定的内容),信息和数据(与请求相关的交互内容),交互操作项(比如搜索,排序或点击等)。
(2)数据逻辑
比如说,我们在游戏页,看到一个推荐相关游戏,在商品页,看到一个推荐相关商品。这是一个信息数据的展示,但背后的逻辑是什么,算法是什么。
一种,是产品经理有明确的逻辑,比如说,最新新闻,基于时间逆序显示多少条;比如说,最热新闻,可能是基于最近几天的点击率逆序显示多少条。这个是明确的数据逻辑,但产品经理也要写出来,也许你不写,研发自己发挥,可能最热新闻这里,就把系统所有历史新闻基于点击率逆序,那么可能最热新闻就十年不变的挂着陈冠希艳照门,这就不好了。
另外一种,是产品经理没有明确的逻辑,但有明确的目标,比如说,这里有一个相关游戏推荐,但这个相关游戏的目标是什么?是点击率,好,这是目标,如何产生高点击率的相关推荐,产品经理可能不知道算法策略,需要程序员思考,但至少要让他知道目标是什么。
(3)交互逻辑
鼠标停留有什么效果,点击有什么效果,哪里可以点击,哪里不可以点击,滑动是什么效果,这些都是操作。些页面元素是可以操作的,是如何操作的,操作后的反馈是什么,操作后是否进入新的视图或链接到其他视图,这些都是要标注清楚的。
(4)异常和容错性说明
用户输入错,用户输入异常,用户搜索无结果,相关信息不存在的时候,页面应该如何提示,反馈。如果产品不提供任何说明,可能研发就会自行其是,如果研发有一定产品意识,这个地方是可以处理好的,但这样的研发可遇不可求。如果这些研发都能考虑的很好,要我们产品经理又有什么用呢。
比如,我这个页面显示附近的信息,如果附近没有信息,会提示什么。我这里需要输入账号密码,如果用户输入错误需要提示什么。以此类推……容错在很多时候也是产品竞争力,比如典型如搜索引擎,google和百度其实都有很强的搜索容错能力,但这个话题技术性太强,就不展开了。
三、测试与反馈
1、要进行单元测试
每个模块,每个独立的功能特性,其实理论上应该是可以测试的。单元测试的目的是在研发早期发现问题,尽早纠正问题,但由于产品研发早期,相关视图和功能不完整,所以很多产品人员不知道怎么做单元测试,或者认为这是一个纯粹的技术工作。的确,单元测试更多是技术原型,技术可行性的测试,但产品人员如果有参与,有意识的去了解,对产品的质量和研发周期把握会更有效果。更何况,很多初级的技术人员根本没这个意识。
单元测试,要有测试目标,这个要和研发一起确认。单元测试,不要求全责备,比如说,基于已有的数据,我只测试一下相关推荐的逻辑对不对,或者只测试某个关键业务流程的操作是否和预期一致。明确测试目标,测试角色,测试流程,以及测试用例,这是做好测试的前提。
尤其是开发周期较长的项目,如果中间没有任何测试,什么时候去问,都说正在研发中,结果导致产品失控,出来后发现很多问题已经不好修改了。
2、整体测试
整体测试,又分线上环境测试和测试环境测试,一般企业研发会分测试环境和线上环境,正常情况下线上环境跟测试环境应该是完全一致的,但也出现过一些不一致的情况。例如,为了提高网站的访问速度,通常都会将图片、js、css等静态文件存储到七牛等云存储空间,开启融合CDN,如果在本地服务器修改了图片、样式等,但是没有刷新文件预取。就会因为缓存的问题,CDN加速等问题导致线上的文件没有更新。所以,测试环境测试无误后,上线了也要最终确认一遍。
3、反流程测试
用户是否会如愿按照你所期待的流程操作产品呢?这个真不一定。你希望用户是a,b,c,d这样操作,用户有没有可能 a,c,b,d呢。 现实中有这样的案例,就好比我们网课系统的问题,用户从官方公众号进入,选择课程,点击付费,这是一个标准流程,但如果用户从别人分享进入课程,点击付费,怎么就出问题了,类似这样的问题其实还有很多。 刚才讨论区里提到的一些问题也属于这类问题,说明我们自己的测试也是不达标的。
4、数据规模及并发压力测试
你一个应用刚开始,只有几百条信息,你觉得所有操作响应都很快,你很欣慰,但数据到了几百万条的时候,是不是还可以这样。同样的功能,同样的诉求,1万条记录,100万条记录,1亿条记录,100亿条记录,这个处理方法和系统架构是完全不同的,当然,我们创业初期没必要考虑过于长远,淘宝刚开始还用开源软件做了一年呢,开始不用过度考虑,但我建议至少你要做第一步的准备。说到底还是个度的问题,过度考虑性能和并发会太浪费技术资源,但完全不考虑你业务发展起来的时候真就欲哭无泪。、
5测试反馈
你要先做好问题的分类,哪些是可用性的问题,哪些是操作体验的问题,哪些是运营支持上的问题,哪些可能算不上问题,只是一些建议和想法。列好分类后,列好严重程度,以及优先级。有些问题可能很严重,但未必紧急,可能这部分业务暂时不开展,或者相关市场资源还没准备就绪。所以要把优先级,严重程度分开标记。
四、需求边界
什么是需求边界?我们定义一个功能,定义一个数据逻辑,但我们要知道,技术有研发成本,同一个功能,一个数据逻辑,如果我们知道用户诉求的边界在哪里,可能就会减少很多无用功,提升研发效率。
1、数据覆盖率边界
有个例子我经常提的,百度,淘宝,google,搜索结果都是不会超过100页的,很少人意识到这一点,为什么?大翻页是个典型的技术问题,不管用商业数据库,还是自己的索引结构,大翻页的效率损失都是很可怕的。不论你用百度,用google,用淘宝,你会翻超过100页么?这就是需求边界。如果你把这部分需求屏蔽掉,技术问题就解决了,那你说,我搜不到怎么办,换关键词会不会,换搜索条件会不会,你真的会翻100+页么?
2、数据精确率边界
再举个例子:以前还有一个朋友,做app 市场数据排名跟踪,跟我说存储量太大,我说你存的什么东西,存每天,每个app的排名变化,我就说一点,我说作为app的管理者也好,作为竞品分析也好,这个app今天第五名,明天第三名,这个变动是有意义的,对吧。这个app今天105名,明天103名,这个变动有意义么?
什么意思呢?如果排名低于多少名,并且变动少于一个比例,这个数据不用记录,展现的时候就取前一天的数据,一条直线,这个变动没意义。什么时候变动超过这个比例了,再记录,结果,数据存储规模一下子减少了2/3还不止,那每天的系统处理效率也提高了。
还有一个精确度的边界问题,当然,我们希望说数据是完全精准,完全精确的,但有时候,你容忍度宽一点,系统设计的复杂度就低很多。
3.功能性边界
功能性边界,可以理解为功能的灵活度和完整度的问题。尤其是后台的需求,需求的提出方总是希望后台配置的越灵活越好,每个参数都可以自定义,数据显示的越完整越好,想看什么纬度的数据都可以。这样就会带来研发成本的显著提升,因为有的参数,可能一年就只需要改一次,根本就不需要在后台增加修改入口;如果不对产品的功能性边界进行界定,就会造成开发资源的巨大浪费。
五、产品经理需要了解的一些技术知识
曹大建议产品经理要了解最常见的三个性能指标:数据规模,每秒响应频次,最大并发诉求;安全风险相关概念:SQL注入,跨站脚本,XSS攻击,撞库攻击,cc攻击;以及架构相关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