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断舍离》的主旨思想是:只留下让你 愉快•必要•有用 的东西,其他的都可以通通扔掉。
扔掉的东西不是没用,只是对你来说意义不大。
我们也有类似的经验,比如:
衣柜里塞的水泄不通,实际穿的往往是经常上身的少数几件;
厨房里堆积不用的各种餐具;
鞋柜里几乎不穿的鞋;
客厅里过多的摆件,虽不太喜欢却不舍得扔掉……
除去 必要•喜欢•有用 的东西,其他都可以通通扔掉,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呢?
扔掉不必要的东西,留出更多的空间,可以提高找东西的效率,心情上获得轻松、愉悦的感觉。
佛家讲:卫生间越“净”越富有。
我想,或许是新陈代谢可以加快的缘故吧!
02
无用的东西大概可分为三类:物质过剩,情绪过剩,信息过剩。
物质过剩好理解,上述我们说的大部分是物质过剩。
情绪过剩,现代人很少有人能做到“孔颜”之乐,九成以上的人被来自家庭、孩子、工作等杂乱无章的情绪干扰,甚至无法释怀身体出现故障。
要想幸福,活在当下。
办法是:选择性屏蔽对你产生干扰、破坏、影响心情的语言、事件,检索有用的,摒弃伤害你的。
信息过剩,无用的垃圾信息占据了90%以上的人每天平均18小时以上,多可怕!
手机,现代社会离不了,但不要让它成为面对自己的手枪。
留白大量时间,走到户外,欣赏大自然,进行思考,读书,或去欣赏音乐,看电影,其实都是不错的选择,并非一定盯着手机,让所有时间与情感被无聊占据。
03
这本书看了三天,每天回家,我都按照学到的东西整理,先从整理杂物开始,遵循书中倡导的“751”原则。
“751”指的是进行杂物收纳时,对收纳空间的物量进行大致估测。
将杂物总量压缩到收纳空间的七成,五成,一成。
看不见的收纳空间占七成,像衣柜、壁橱、抽屉等,关上门就看不见的收纳空间所放杂物的量,基本上占整体空间的七成。
看得见的收纳空间占五成,像带玻璃门的碗筷架或橱柜等,关上门依然能看得见的收纳空间所放杂物的,基本上占整体空间的五成。
展示性的收纳空间,像玄关等水平面上的展示性的收纳空间上所放杂物,占整体空间的一层。
按照这个原则,我先收拾了鞋柜、厨房,将客厅两个大件联系好送人,顿时感觉家里留出很多空间,清爽了不少。
除了物质上的断舍离,情绪上的杂物不过夜,在当天代谢完毕。
信息上的断舍离,几乎断绝一切垃圾信息,手机,拿起的次数减少很多。只要正在做当下的事,比如做饭,看书,打扫家,工作,几乎不看手机、电视,节约了很多时间。
愿每个人都学会断舍离,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生活质量,让我们更愉快,更有质量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