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黄的报纸与档案记载的家乡数千名抗战英雄事迹急待发掘整理利用

作者:舒州文化

笔者收藏的1938年6月24日《东京朝日新闻•夕刋》

1938年6月17日日军在潜山县城城门楼上欢庆照片

今天是1938年6月17日家乡潜山县城沦陷的日子。

笔者拿出收藏的一张1938年6月24日的日本《东京朝日新闻•夕刋》报纸说事。这份发黄的报纸第一版中记载了当年发生在笔者老家10多里地的一场规模较大的中日战斗的相关报道:

向太湖迅猛进击

冒着暴雨展开白刃战

(南京特电23日发)攻陷潜山,冒着暴雨和泥泞向前猛进的我中野部队、长谷川部队,在大别山脉的山区地带猛追敌人。21日已经进入到了烟等铺一带,经过激战,把敌人往西南方击退。这些敌人是133、134 师的5000余人。敌人遗弃死尸500具左右,我军伤亡60 余人。

(南京22日发同盟电)不管洪水泛滥,渡过浑浊的潜水,踩着没膝的泥泞不断追歼的我中野、长谷川部队在20日猛追逃跑的敌人,突破河头镇逐渐扩大战果。21日已经抵达太湖。中野部队在左翼,长谷川部队在右翼,沿着去九江的大路夹击。午后到达了烟等铺东西一线,猛攻133、134师的5000人之余部,展开激烈的肉搏战。敌人抛弃500具尸体向西方逃窜。

我两部队从潜水开始的追歼战,死伤甚少。两支部队继续向西方追歼。

6月23日《东京朝日新闻•朝刋》和6月24日北京日伪报纸《新北京》也登载了与上大致相同的消息。《新北京》的标题则为《渡潜水日军 继续西进 占 烟等铺》。

1938年日军军用地图中的烟等铺

1938年日军军用地图中的烟等铺

烟墩岭现状

烟等铺是日军军用地图中标记的潜山县潜太公路线上黄泥铺与桃花铺中间的一个小山岭,民国九年《潜山县志》中记为烟墩岭。

如果没有《朝日新闻》等报纸的报道,至今仍无人知道87年前的6月21日,杨森将军曾率领第27集团军下辖20军的133师、134师和23集团军下辖的21军的145、146师残部,根据蒋介石6月14日关于“杨部主力:死守上下石牌、潜山待援,虽牺牲至最后一人不得擅退,以掩护马当封锁线”的指令,在潜山县境内烟墩岭附近,对日军第六师团坂井支队、伪军于芷山部进行了最后的阻击,结果川军又阵亡500人左右,日军也公开承认己方伤亡60余人。日军由此攻进了太湖县境内。

台湾国史馆蒋介石档案中李品仙致蒋介石密电

6月22日,李品仙密电蒋介石,转报杨森报告的潜山县敌情和所部状况:

甲、敌情据探报:

一、界牌石(注:潜山、太湖县交界处)有敌前哨六七十,沿马路作工事并铁丝网。敌大部到界牌石未前进,企图不明。

二、桃花铺北侧之木子堡、黄金铺、芝麻潭及王家牌楼前四里畈之桂家树、韩家墩、鹭鸶林、雷塘湾等处,本号(20)日午未先后有敌零星部队八九人一组,有数处系骑兵,掠夺财物及强奸妇女,并杀死民众。等情。

乙、我军:

一、据梁旅(注:146师438旅)报称,迄本号申止,全旅共收容三百余人,旅、团长仍无踪迹。

二、据刘师八零零团(注:134师400旅800团)朱团长报告:职奉命收容,全旅至号未止,共收容三百四十余人,旅、团长仍不知去向。

三、杨干才旅(134师402旅)宿营霍嫄岭。

四、佟师(145师)方面未接报告,情况不明。

从该电报可知,仅146师438旅、134师400旅从巢湖、安庆附近阻击日军至潜山县潜水河阻击战,已仅剩数百人的队伍了,虽然其中可能还有被打散未收容到的零散队伍,但川军伤亡惨重由此可见一斑。

笔者收藏的日军发行的标明笔者老家“黄泥铺”的不同版别明信片

6月30日,《东京朝日新闻•夕刊》又报道了日军在烟等铺打死我军150人的消息:

(南京29日发同盟电)因遭我军中野部队的猛击而大乱方寸的敌人向大别山方向逃走,三五成群地盘踞在各地,企图夺回潜山。中野部队于26日傍晚,对潜山西面三里烟等铺附近约600 名敌人进行了突击,几乎将其全部歼灭。敌方死亡人数为150人,我方负伤人数为3人。该部队继续追剿逃兵,进一步向西面扩大战果。

根据蒋介石的命令,徐源泉率领的第26集团军从合肥等地于6月24日急赴潜山,接替了第27集团军侧击潜山日军的防务,26日阵亡的150人属于26集团军丁治磐师长率领的41师的官兵。

笔者收藏的1938年6月19日日伪办的《新民报》

6月19日《新民报》报道潜山县“党军遣弃1300尸体”

据笔者搜集的相关史料可知,从1938年6月15日至10月2日,安(庆)潜(山)太(湖)公路潜山境内沿线全部沦为战场,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大大小小的战斗,第27、26集团军阵亡官兵达5000人左右。潜山战场成为武汉会战的重要战场之一,对日军予以了有效阻击和侧击,迫使日军最终放弃由大别山南麓陆路补给线,迟滞了日军进攻武汉的进程。

川军后代首次来到烟墩岭祭奠阵亡将士

潜山县民间热心人士和笔者陪同川军后代到烟墩岭祭奠留念

2024年清明节前夕,应笔者邀请,川军20军后代一行10人首次来到潜山烟墩岭等处祭奠抗战阵亡将士。然而第26集团军来自四川、湖北、湖南籍的数千阵亡抗日将士却至今不见有后代来潜山祭奠他们。

《潜山县志》大事记

2008年《潜山县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

由于家乡对这些阵亡的抗日英雄事迹和史实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挖掘,至今新编《潜山县志》、《中国共产党潜山地方史》等史料中对此记载依然是6月15日杨森部队与日军在“高枧口”或“棋盘岭”发生首次战斗,杨森部“伤亡2000人”;8月26日或27日收复潜山县城;1938年国民政府军在潜山死亡人数“推断”为2744人等等。据笔者考证,这些记载都是不正确的。家乡至今不见有任何一篇对此考证详实的文史资料发表,也还没有为此建立任何一处纪念设施。

值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之际,笔者希望有更多热心家乡抗战历史的有识之士参与进来,继续挖掘整理史料并结集出版,尽可能地找出并记住这些抗日英雄的名字和事迹,让大家从身边发生的抗战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感悟伟大的抗战精神,告慰抗战先烈们的在天之灵。

微信

朋友圈

搜索

百团大战

平型关大捷

1942年的敌后抗战

抗日女英雄

平型关大捷双方伤亡

新四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编者按:此文作者汪济。原著《魂归天柱》,“激战棋盘岭”系第二章节,全书讲述国军176师抗战故事。 1937年8月1...
    泗四坊方阅读 1,124评论 1 6
  • 作者:江波 母亲姓徐,严庄人,生于民国十四年农历九月十九,也就是公元1925年11月5日。1988年办第一代身份证...
    泗四坊方阅读 2,890评论 0 2
  • 作者:江波 母亲姓徐,严庄人,生于民国十四年农历九月十九,也就是公元1925年11月5日。1988年办第一代身份证...
    泗四坊方阅读 1,053评论 1 3
  • 编者按:本文作者汪济。摘自《魂归天柱》第二章。全书讲述国军176师抗战英雄故事。 1937年8月13日爆发的第二次...
    泗四坊方阅读 4,288评论 2 10
  • 一、 国民革命军第20军抗日将士后代一行10人于3月30日赴潜山市祭奠英烈。 第一站来到横山岭主战场。 潜山市源潭...
    泗四坊方阅读 3,382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