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3》印迹•印记Day4:丙察察,我们的诗与远方

“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趁现在还年轻,还可以有很长很长的路,还能诉说很深很深的思念,去寻找那些曾出现在梦境中的路径、山峦与田野吧!”

今天是2019年,7月29日。

自驾旅行第四天。

每个人心中都有诗和远方,而我和老公也不例外。我们今年的诗与远方就是走一遍滇藏线。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今天的计划是从福贡县经贡山县、丙中洛镇到察瓦龙。中途如果可以进独龙江乡就拐到独龙江乡去看看神秘的独龙族人,就是女人纹面的那个民族。

全程200多公里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早上在酒店吃自助早餐,又要了碗米线,在云南,要狂吃米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出发前留个影,昨晚住的福源酒店应该是福贡县最好的酒店,见有ZF部门的好几辆专车。

福源大酒店


福贡县的街道

福贡县的街道都比较小。其实,这些边陲小城都不大,相当于其它地方的一个乡镇。

图片发自简书App

到处都在挖挖挖,因为“美丽公路”。

图片发自简书App

无论是进还是出,福贡都泥泞不堪。

图片发自简书App

怒江美丽公路是国道G219的重要组成路段,也是滇西旅游重要干线。

项目起于贡山县丙中洛镇,经贡山县、福贡县,止于泸水市城西。

国道219

你能想象出来,这是国道吗?

图片发自简书App

勤劳的人们。

图片发自简书App

福贡县沿途很多村落都有基督教堂

图片发自简书App

福贡县共有10万左右人口,信仰基督教的有7万余人,全县大小村庄有300多个,教堂也有300多座,被誉为“人神共居的地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因为修路,我们时常会等待单边放行。

图片发自简书App

路不好,一晃荡,儿子就睡。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县城旁边村民的房子盖得还不错。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翻车的水泥罐车。

图片发自简书App

标语充分体现了我们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少数民族妇女,搞不清楚她是怒族还是傈僳族。

图片发自简书App

    背篓还是非常有特色,和重庆的背篓不一样。

图片发自简书App

得一知心人,白首不相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又是等待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边的少数民族喜欢把背篓背在肩膀上或者是头上。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头背背篓的小姑娘。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概是刚下过雨的缘故,一路上都是泥泞不堪。

图片发自简书App

路过的村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又又又是等待。这是第三次进藏,在进藏的路上,对于我们来说,等待一直都是常态。

图片发自简书App

贡山县

图片发自简书App

贡山县的妇女

图片发自简书App

街道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发现习主席给独龙江乡群众的回信。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由于政策管理限制————2017年10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期间禁止游客进入独龙江乡境内。所以,我们也无法去神秘的独龙乡一探究竟。

图片发自简书App

街头赶场(集)的人们。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喜欢看人生百态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致敬每一个平凡却幸福的人。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余光中先生说:旅行之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是一种改变,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这样,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这样,我们才会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由于施工和道路塌方问题,我们只能绕路前行。

图片发自简书App

开车过吊桥。

图片发自简书App

怒江依然一路奔腾一路咆哮。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绕道的村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学校

图片发自简书App

对岸塌方的路段,就是此塌方让我们不得不改道。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些老房子屋顶的瓦片好像是石头做的。长的苔藓漂亮极了,像一朵朵绿色的绣球。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小道弯弯,我心荡漾。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离开贡山县,继续走,下一站丙中洛。

图片发自简书App

喜羊羊。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得一知心人,白首不相离。无论是都市的繁华,还是乡村的静怡,只要有爱自己的人陪着,就是幸福。

图片发自简书App

怒江第一湾。

图片发自简书App

怒江,流经云南贡山县丙中洛乡日丹村附近,由于王箐大悬岩绝壁的阻隔,江水的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流出300余米后,又被丹拉大山挡住去路,只好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大湾,称为怒江第一湾。

父子俩

怒江第一湾的侧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又一角度

哈哈,“察瓦龙喜来登酒店”,这个酒店广告做得好,一路可没少遇到。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丙中洛这块标识性大石头和怒江第一湾一样 ,是多少驴友梦想打卡的地方呀!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三座桥,三个年代,三个故事。相互守望,相互安好,相互印证......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终于到达滇藏界。这里,是丙察察线的起点。最艰难的进藏之旅模式打开。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丙察察”或“丙察察线”,指滇藏公路建设里滇藏新通道里面的丙察察路段,即丙察察公路。

从丙中洛乡的秋那桶村到(西藏察隅县的察瓦龙乡的87公里,全程沙砾、坑洼、乱石、塌方、流沙、滚石路段散落,有两个最危险的路段:漫长的悬崖烂路(江岸的路不扎实)和滚石坡地段闻风而起的大流沙。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公里处,零公里忘拍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风景秀丽,瀑布奇美。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种瀑布如影随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可是路......

图片发自简书App

老虎嘴。这块大石头让你感觉到它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

图片发自简书App

路过的第一个隧道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内部却是这样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小心再小心,轮胎还是没有逃脱厄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小心翼翼地开到了一个正在建设中的新村庄。在雨中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换好轮胎。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还有四五十公里的山路。关键是手机全没有信号。

图片发自简书App

提心吊胆地前行,终于看到离察瓦龙剩下18公里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已经是九点半了。这些骡子还在路边不回家。

图片发自简书App

路过的小村庄。

图片发自简书App

牛也是这样,大半夜不回家。

图片发自简书App

终于看到察瓦龙,街道和城市道路一样,宽阔平整得让人不适应。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夜幕下的察瓦龙街道,一看就是新建造没多久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入住越野圈非常有名的老陈驿站。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房间还算干净整齐。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早上八点半到夜里十点, 老司机已经开车开得眼疼。心疼一分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很多人问过我,总是拿生命冒险,你不怕吗?

  其实,我怕也不怕。

“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趁繁花还未开至荼蘼,趁现在还年轻,还可以有很长很长的路,还能诉说很深很深的思念,去寻找那些曾出现在梦境中的路径、山峦与田野吧!”

人生不应该正是如此吗?

更何况我有同行的爱人,我们有共同的远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