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子和韭菜

早市马头鱼,仔细看它长“胡子”了!


“阿姨,快看!你家马头鱼长胡子啦!”

“晒哥,不四浮子啦!那是驴钩驴线,我家的驴最新鲜,来几条?!”

“哈哈,行吧!小的胡子鱼来一斤!”

……

我从七八岁开始干农活直到大学毕业那年,足足有15年+的从事农活的工作经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肯定不是指我,我至少也能分清那么几种!

从最开始的打杂,为大人们干农活准备点心跑腿,到慢慢跟父亲学如何浸泡种子,如何判断发芽率,如何平整秧田准备播种,如何给秧苗施肥,如何控制秧苗生长使其移栽前多分蘖,如何拔秧苗,如何绑秧苗,如何拖轮子(给大水田划格子,让秧苗插得横竖整齐的工具),如何插秧,到长大一点后如何修整田埂,如何赶着早晚被我放养的大白牛下地干活,这里边的一系列动作我也基本都会,比如犁田、耙田、(平田)打滚子(第一次上滚子,我欲驰骋于田地时,却以四脚朝天收场,父亲大笑我滚了“咸鸭蛋”,情形历历在目)等等。

到了仲夏初冬时节,就是两次种稻收割收获的季节,从脚踩打稻机,到柴油驱动,到电力驱动,被我“玩”坏的机器都好几台,所以对机械从小就颇有“研究”。忙完田里,得忙地里,那时的三收两种,我都耳濡目染,并一一躬行,老家农村的那些活,我都懂做,但不能说精通。所以拙荆常说我“土得掉渣”,邻家大姐说我“活脱脱就一农民”在情理之中。

不是农人,胜似农人!


如果再干15年,如果按照当年工人的退休标准,也达到了退休的工龄,我40岁就开启了退休生活模式,然而中国的旧式农民,没有哪个40岁退休,哪个不是工作到奄奄一息的那一刻?我父亲便是其中的一个。

如今矮矮村东墓,遥寄天涯独木舟。


当然,如果真是那样的方式干,不到15年也就真的“退休”了。因为懒人推动着科技发展得太快,谁还像我儿时那样去耕作?什么甩秧?什么插秧机?什么收割机?什么干脆不耕种直接买饭吃?五花八门,农业大国已经不是那么的农业,怪不得前一段时间有篇文章说:中国已是跻身世界第一的工业大国,真正世界第一的农业大国是美国!

说这么多跟胡子有什么关系?跟韭菜又哪门子亲戚?哈哈,就是虾扯蛋的事!

儿时父辈们经常会讲韭菜的故事:说某某家的孩子,只知道读书,不务农活,大学毕业了回农村,看到叔父伯父们种的绿油油的秧苗和稻田里的禾苗,赞不绝口:这些韭菜长得真鲜嫩,还栽得那么井然有序。

父亲虽是初小的文化水平,总是告诫我,不要把书给读死了,要向生活去学习。这是他留给我真正的财富!所以今天当我和夫人只要有时间,我们总要带着孩子们去体验体验生活,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去了解万物之来源,而非闭门造车!

--以此文献给整整辞世1周年的父亲,愿在天国安好!

海边“论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戴建东 一 热浪滚滚,又是一年“双抢”季。 天刚朦朦亮,农田里便依稀有了农人劳作的身影。“双抢”时节,季节不等人,...
    风雅田园阅读 8,554评论 184 278
  • 最近,有一次出行。好像这之前很久没有在路上了。 我们是小团体出行,做了最轻松的安排。我们浑浑噩噩的坐了三个...
    刘小星星阅读 261评论 0 0
  • 望着眼前的日历,看那些从指缝偷溜走的时光。离高考还有49天,高考,曾是一个多么沉重的字眼,它陪伴我们度过最难...
    夏木沐阅读 312评论 0 1
  • 致敬李克一十八,花儿少年人人夸。继续前进谱新曲,百战归来黄金甲。
    徐克惜愚兄弟阅读 168评论 0 1
  • 寄来湖目(注)自潇湘,云路风程万里长。 百颗莲心含苦涩,千丝藕意带馨香。 从今但享为师乐,送季何辞扫叶忙? 早起霜...
    金橘对芙蓉阅读 25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