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试被刷下来将近一个月了。这一个月的起起伏伏太多,态度想法的转变太多,直到现在,觉得自己心态已经趋于稳定了,才觉得要来好好捋一捋这个问题。
我是三跨考研,备考战线拉得很长,将近一年,其间付出的精力与财力都是巨大的。但失败就是失败,自己的确还是不够努力,信息掌握的还是不够全面,心理素质还是不够强大。其实没有所谓的选择大于努力,大多数人选择考研,确定了目标院校与目标专业,都是出自于自己现有的认知和内心的渴望,然后就因着这份渴望去不断地努力。但这个过程是需要不断地调整的,就像我说的,我们的目标是来自于现有的认知,更多被封闭的信息,需要不断地挖掘。就像是打靶一样的,需要认真地观察,然后不断地调整方位、手势。但如果你只是一头扎进学习中,忘记了调整,估计最后连自己要干什么都不知道了。又或者,一直在调整,错过了“拉弓发力”的时间。
在决定要考研的时候,有已工作的朋友劝过我不要考研,理由很功利:读研三年其实是抵不过三年的工作经验的。我是认可他的这句话的。更早的工作带来的不仅仅是丰富的工作经验还有真正的经济与人格上的独立。我也问过很多考研的朋友,为什么要考研?为了一份更好的工作,为了更高的底薪,为了更体面的工作,为了逃避当前的就业压力,为了进入名校,为了认识更厉害的人等等。但很少有人会说,我就得为了进一步的研究学习,我还听过一个学长说,当时考研就是怕自己以后买不起房子。但我知道,在大多数考研学子的内心深处,都有着不愿说出但却是最根本的渴望——更深入地研究学习。对为未知的探索与学习,本身就极具吸引力。尽管最终每一个人都必须进入社会,都必须投入工作,但是否有过读研的经历,终究是不一样的。
一个长辈曾经对我说过,如果有机会继续学习,一定不要放弃,因为一旦离开了校园,所有的学习与认知都会显得功利与力不从心。
刚开始被复试刷下来的时候是有个后悔的念头,觉得一年的精力与财力都白白地浪费了,我也真的要告别校园了。但现在想想,如果回到一年前,我还是会选择考研,会更认真选择,更加倍努力。但现在的我不准备二战了,好好珍惜最后的校园时光,日后在社会里的学习都只为成就更好的自己。
都是经历,学无止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