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伪史为什么那么多人容易信?,因为运用到了传播学里的简单、确定。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为什么,因为辟谣没用上同等策略,别管他们怎么造,你先抓住错误的点,立即同等程度编辑正确的、科学界公认的正确答案。而不是加班加点都熬了大半天才出来的20min+的长视频辟谣。热度早过去了。
造谣多是小步快跑,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再深刻的辟谣,都抵不过冷不丁一次又一次环绕耳边的声音。
类比一下,你觉得你一次捡到100块钱开心还是连着两三天都捡到钱开心?
先说次数,再说质量。良品无人、良作无人、好公司活不久,全都是死在规模上,想从质量深度中建立垄断性地位再扩大规模,殊不知死翘翘预订了。况且从质量和深度形成垄断级实力,我还真没见过。酒香不怕巷子深已经成为过去式了。没人知道,自然没人关心你的生死盛衰。
比如魅族,看着要死了,但这还是多少有点幸运的,至少还有点规模,还有点人气拥趸。
说回造谣辟谣、伪史真史,处理的办法压根就不能玩慎重的把戏,及时才是,甚至是学狗屁的营销号、造谣狗的套路,震惊体、秘密体,勾起人的兴趣再说。热度才是关键,而不是真相,造谣伪史影响了多少人就得更改回来多少人,这才是第一要务,从头叙事、娓娓道来很好,很有逻辑,但你搞定完多久了?还有多少人关心?你再真、再逻辑严谨多少人关心,多的是一帮子后知后觉的没受到影响的人才有兴趣看这【又臭又长】的真相揭秘、科普时间[嗑瓜子]
对于个人,有把握的铁口直断,也是只讲结论,必要时简短说明推断逻辑。没把握的要么眼不见心不烦,要么去研究询问一番。
清楚之后不要咄咄逼人,直接露出全部,有啥用,装傻的拟人辩不过就挑你的其他方面的刺、这不白瞎了你的付出?
短视频或者说推送时代,注意力严重分散,你以为注意力是理性在使用?No,是感性、是情绪、是感觉在使用注意力,真相就那样,谁会对这铁疙瘩有感觉?你无感的自然跳过,感兴趣才会点击进去。
辟谣很好,只不过我不喜欢。一点都没有谣言惊悚有趣,这就是人真是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