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要僻静 心理咨询室的地点一般设在学校较为僻静的角落,让前来咨询的学生有一种心理安全感,在无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能敞开心扉、倾诉烦恼。切忌设在人声嘈杂的地方以及靠在行政办公室的旁边,避免来访学生心里有所顾忌,望而止步。
环境要温馨 温馨的环境容易让来访的学生身心放松、一吐为快。心理咨询室要光线明亮、色彩搭配协调、室内整洁美观,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功能要齐全 完善的心理咨询室应具有个别咨询、团体咨询、心理测试、图书阅览、心理训练等功能。心理辅导室可分成几个相对独立的区域,主要包括团体辅导室、个别咨询室、心理测量室以及心理训练室,团体辅导室兼有接待室和学生等候室以及教师办公室等功能。学生等候室里有一个图书柜,里面摆放着很多心理方面的图书,可供学生自主阅读。心理训练室里面主要陈列一些跟心理训练有关的器材。
制度要健全 要健全组织机构,做到校长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心理教师专门负责,各班主任、学科教师有力协助,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要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期、中期、短期规划,每学期要有计划和总结。心理咨询活动应有时间保证、物质保证、经费保证等,使各项常规工作得到真正落实。
人员要专业 心理咨询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专业的心理老师才能胜任这项工作。现在一些学校把心理咨询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或者为了赶时髦,指派一个或几个未经专业培训的老师兼任心理老师,让他们对来访的学生进行简单的谈话。这样的咨询效果差,甚至适得其反,让心理咨询室的名誉大打折扣。学校应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心理老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宣传要到位 很多学校心理咨询室门庭冷落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宣传不到位,学生参与的意识和主动性不高。可以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心理网页等媒介或校内黑板报、壁报等形式,对学生提出的典型的心理问题进行解答,并借助媒体普及心理卫生知识。
活动要丰富 心理学认为活动是心理的本源,是心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人的各种高级心理机能都是这些活动与交往形式不断内化的结果。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个别心理咨询、“悄悄话信箱”、心理活动课、心理健康讲座、心理问卷调查、竞赛活动等,都是较好的活动形式
觉得有帮助的朋友,不妨收藏关注下,点个赞再走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