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的差异里有大文章

  跟着丁博学习数学,有个框框法,直接简单,这孩子学的很开心。框框法是口语,正规读法是“数学模型”。

  是的,是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数学规律的标准化呈现。只要是符合数学规律的题型,不管其中的数量关系多么复杂,放在数学模型中都会把彼此间的关系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对于小学生来说,真是解题利器。这孩子是从年龄问题入手学习框框法的,时间长了,他自己总结出了“凡是倍数关系的题”都可以用框框法的体会。如和倍半差的题型,根本不用背什么“大数,小数”的公式。用框框法一套,一切搞定。这才是真学习吧!

    昨天看到一道奥数四星的年龄题,我一时兴起发在“每日一题讲出来”的群中,让孩子们练练手。晚上时分,孩子们的解答纷纷呈现,就连二年级的小闺女也能讲的有板有眼。我在见证了互动学习的威力后,也发现了细微的差异。

  这要从孩子们解题的符号说起。

  有的孩子用的是方方正正的长方形框框,有的孩子则用的是圆溜溜的圈圈。从解题的正确性来说,用框框或用圈圈,无所谓。不影响解题思维。

  但是,果真如此么?如果一样,丁博为什么用的是框框而非圈圈?从便利的角度,画圆要比画框框来的简便。画圆一笔,画框框至少三笔。

  原因何在?解铃还得系铃人。数学思想的有奖征答我从各位宝妈手中征集来的奖金还有余款,我索性拿出来做了今天的有奖征答:

  丁博的数学模型在解年龄问题时(准确地说,用在倍数关系时),为什么用框框表示而不是用圈圈表示,这其中一定是有原因的,请给予解释。

  数学一定是注重细节的。细节体现思维的差异。这细微的差异中有大文章。

    规定晚上七点至七点十分上传答案,且看这群娃们咋想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戒酒戒酒,从一个月两次开始戒酒,本月超标了
    方天龙戟阅读 160评论 0 0
  • 风险管理的目标就是要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安全保障。 风险有两个维度,损失和可能性。风险=损失×可能性。 这两个维...
    海涛笔记阅读 1,102评论 3 1
  • 南方的小城在最近越来越温暖,甚至有时温度超过20摄氏度。过年的年味儿也愈来愈浓,到处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 ...
    藤小姐阅读 325评论 2 1
  • 我和老公认识三四年以来,几乎每年夏天都会来一趟秦皇岛。七八月的石家庄就跟大闷锅一样,一出门人很容易变成清蒸鱼或水煮...
    sara王阅读 646评论 0 0
  • 2006春天的一个夜晚,本来平静的不在平静的气息,突然从马路上传来一声噩耗“你妈病倒了,快,她在清谷,,红薯地上,...
    夏天的冷_冬天的热阅读 120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