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貌是指塑造人际关系的能力。礼貌的表现形式是言行举止。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表现他对社会行为规范的承认,表现他对伙伴以及对自己的顾及和尊重,表现他的谦逊。如果礼貌表现为对自身的利益和需求的忽视,那么这便是一种基于社会原因的攻击障碍。一个人对榜样(首先是自己的父母)的学习以及自己的行为获得成功的过程中的学习,对其礼貌这个现实能力的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父母对子女的似乎是不礼貌的行为的反应,会对子女产生重大影响。一个人所学礼貌的类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属的那个社会阶层的文化和行为规范。
与所有的现实能力一样,外人能够观察到的只是这个人的外显行为,包括一些微小的肢体语言,而个人内在的思考、比较、判断、顾虑等过程和内容则只有本人知道。因此,同样是在外人看来彬彬有礼的行为,其内在考量、动机和目的却因人而异。有的可能是自制力和修养很好的人,愿意主动控制自己的行为以满足自己给自己制定的标准和期待;有的人可能是对他人怀有惧怕的感觉和距离感,他的礼貌的行为更多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有的人可能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赞许而表现得很有礼貌,等等。礼貌不仅仅是顾及和尊重对方,顾及社会行为规范,也有对自身利益和需求的考虑。因此有的人礼貌的言行未必是为对方的处境和感受着想,反而更多的是以自己的获利以及事情的发展与结果为出发点。例如,找老板涨工资的时候,很多人未必考虑老板的状态,更多顾及的是自己的前途以及谈话的结果。
过度的礼貌行为是个人考虑过多的结果,犹豫和举棋不定是因为三思之后仍然焦虑。这里“思”的内容会涉及到自我、他人、处境、结果、利益等各个方面以及公平、节俭、信任等多个能力。过度的礼貌有时是很强烈的隐性攻击行为,会令对方感受到被误解、被动强制等不舒服的感觉。举例来说,当我们去别人家做客,主人如果过于礼貌周全会令我们感到拘谨,主人过多的关照会令我们感到被动和无能。在吵架这种特殊的场景中,一方的礼貌行为会暗示着对方的失态、失仪和无礼,因此是对对方更大的刺激。礼貌能力差的人,有可能是不同的社会环境造成的文化差异,因此被他人用他人的标准判定为不够礼貌,也有可能是因为服从能力的问题,故意不遵守社会规范。常见的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该人对他人的情况并不清楚,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世界中的角色,顺着自己的意愿去演出。这种情况是不会礼貌,根本没有“为别人想一想”等设身处地的概念或行为。有些过度礼貌的行为是想过多、过度了。这两种极端的情况都是对他人的了解和把握不当。如何比较准确地了解他人和自己的需要、情感、利益诉求等,是一个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步学习并掌握的,受个人所处环境和遇到的他人的影响,可能会越来越恰当,也可能会出现偏差。对于成年人而言,长期的职业环境带来的影响会非常大,例如,警察可能看谁都像审犯人,老师可能出言就像教学生,等等。这些偏差会令我们在应对一些人和事的时候采取不恰当的方式,进而造成冲突。
“中华,礼仪之邦也。”这句话现在只在古书上成立。中国自从“破四旧”以后,新的社会行为规范并没有建立起来,这从日常生活中对他人的称呼就可以看出来,陌生人之间已没有约定俗成的表示尊敬的称谓。除了握手这一过于正式的方式,都没有其他恰当的问候礼。对他人若有顾及和尊重,也很少是因为礼貌,更多的是出于惧怕或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