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讲的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男青年,面对失败的婚姻,无望的事业,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在结束生命前遇到了一个生病的小女孩,然后在小女孩的“刺激”和“鞭策”下,帮小女孩实现看演唱会的梦想,一路坎坷起伏,最终改变想法,要“用力的活下去”。
内容很老套,但看完之后,让我对“久病床前无孝子”有了一点新的认识。
之前觉得人怎么会这样对待自己的父母呢?小时候是父母一口一口喂养,把尿把屎,一点点养大,也没见多嫌弃(可能也有,只是不记得,哈哈)。换过来当父母老了,生病了,需要照顾的时候,就各种嫌弃吧等等。按正常的生命轨迹,小孩和老人都是离天堂最近的,怎么接受的待遇天差地别呢?除了人的因素,我曽认为是社会的原因,社会这个大染炉,让人变的不那么纯粹了,让人受到了“污染”。
看完这本书之后,猛然间理解到对小孩儿的照顾,是含有对生命的期望,而对老人的照顾,是对死亡的绝望。长时间的希望和长久的失望下来,差别显而易见。
所以对一个人或一件事所含的期待值不一样,得到的结果可能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