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乐是一个没有多少思想的人,他处在一个比较富有的且崇尚西方文化的家庭里,但这个家庭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条件信奉耶稣,孩子生病了不吃药只祈祷,马伯乐只有在孩子生病时才买饼干给孩子吃。
一旦马伯乐遇到中国人做的不好的地方,他就说"他妈的中国人",但遇到外国人就唯唯诺诺,不敢反驳。他瞧不起父亲对西方的崇拜,但自己却是一个极度崇洋媚外的人。
马伯乐很悲哀,他交了许多穷人朋友,不去交富人朋友,其实他十分自卑。在上海办书店时,他父母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人人祈祷,他第一次感受到被尊重,但是他不学无术,在上海只顾和穷朋友们挥霍,最后书店倒闭,回家之后颜面尽失,再也没有人真正尊重他,连他的孩子都不再去听他。
他听到一点日本人要攻打的消息,就独自一人逃到上海,因为没有多少钱,于是,他拼命给妻子发电报,并希望日军打到自己的家乡,这样妻子会带着钱逃难到上海。在无人睬他的一个月中,他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一间小破屋,无比乱,他什么也不洗,只是刮一下。在日军真的打到上海时,抢购大米,马伯乐在外国人的面包店里不敢插队,在中国人的面包店里横冲直撞。一个活得没有自尊,崇洋媚外的小人形象让人恨他。
整篇文章塑造的主人翁马伯乐,看上去很荒谬,但却真实反应了那个时代的崇洋媚外,无所作为的小知识份子形象,没有谋生能力,甚至没有自理能力,依赖于妻子与父亲,很有批判讽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