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这本书让我想到了一个初中学的文言文,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篇散文《伤仲永》,讲述了一个江西金溪人名叫“方仲永”的神童因后天父亲不让他学习和被父亲当作造钱工具而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告诫人们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强调了后天教育和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刻意练习》说了一个普通人通过刻意练习也能成为天才,同样的,可能有些人在某方面就有天赋,但是后天如果不练习,照样变回普通人。
看过吉尼斯世界记录的都知道,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创出世界记录的,背后都是要经过训练的,我们平常说的刻苦训练和文中说的刻意训练是不一样的。
刻意练习是运用最好的学习方法,不断改错反馈的长期学习。看上去似乎特别简单,“我们平常不都是这样学习的嘛?”。然而,这里有几个细节,我称为刻意练习的5步法。缺失了任何一步都会使刻意练习的效果大大降低,而我们平时的学习方法更像是“随意练习”。
1.练习动机和目标
练习动机简单来说就是兴趣,比如说我对钢琴很有兴趣,我就会自愿想去练琴。我们都知道有实际目标,有内在动力的练习会让自己练习更有效率。
2.最好的练习方法
练习的第一步就是寻找最好的练习方法,不能盲目的练习。艾利克森指出,我们可以先找到这个领域掌握最高效练习方法的人,可以试着模仿他的练习方法。另外一点,要时刻反省自己练习方法的正确性。一个练习方法可能在初期有很大帮助,后来就收效甚微。因此可能需要换一个导师,或者自己改进自己的练习方法。
3. 专注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专注度高的学生吸收知识的能力远大于专注度低的学生。这就是为什么同样一个老师教,学生的能力不一样的原因。
4.即时的反馈和纠正
文中举了一个例子: 就是好的小提琴学习者,在自己练习完小提琴曲后,会对比大师练习的结果,从而发现自己哪个地方不够好,从而专注克服这些地方,进行提高。
5.长期练习
长期的练习对知识的巩固、运用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像我下棋,如果一两天不下棋,套路又会忘一点,方法好不容易记住,没去刻意练习复盘,最后还是输,所以长期练习是要坚持的,哈哈哈,说的挺容易,做起来还是有点难度的,今天听完这本书,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将刻意练习进行到底…………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