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骨折住进了医院,爸爸自告奋勇地拍着胸脯当护工,第二天早上当我从深圳一路风尘仆仆赶到九江中医院时,一夜未眠的父亲红着眼对我说:换防轮岗,妈妈就交给你了。我郑重地点点头答应了。转身走向护士站约见昨日已经联系好了的张护工,把妈妈交给她来护理。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很清楚自己当务之急应该做的是先与主治医生见面,详细询问他们的意见,建议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案,参考雄弟弟发来的微信,他们医院的骨科主任也认为应该手术。我表示同意开始术前各项检查,于是走流程:开单、缴费、预约。第二天一大早就来到医院,准备开始四项检查。约担架工协助到各检查室排队等候的功夫,听到妈妈讲:隔壁病床的病友昨日做完取骨接指手术后痛苦不已,又是呕吐又是哭喊,整夜都睡不了觉。我才开始意识到手术不是一件轻易可以做出的决定,因为妈妈罹患糖尿病多年,伤口愈合困难,素食近四十年,身体状况比较羸弱,加之麻药对脑神经的伤害可能引发阿尔茨海默症等,我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No 手术。检查照旧,因为对我们全面了解妈妈的身体状况有帮助。
与此同时开始物色保姆,老父亲已经八十高龄,不宜过度辛劳,而我又必须在医院常驻,家中需要有人承担洗衣做饭等家务活。邻床的病友提及有一位人选,我迫不及待地请求次日带来见面。5月17日,中国电信日,保姆W出现在病房里,比我想象中的要臃肿,也年长许多。可能知道我心里的想法,她一再解释发胖是因为老伴去世不久,为了填补空虚和寂寞,暴饮暴食所致。自述为1949年生,由于年近古稀,我们有些犹豫,担心体力不够,为了打消顾虑,自言庄稼人出身,身板硬朗,做做家务还是能够胜任的。因急需用人,又无法挑三拣四,连忙驱车送她来到家中,开始试用,她也很快进入角色,洗菜切菜,动作倒也算麻利,刀工还特别棒,土豆丝,海带丝都切的均匀细致,让人看了就有食欲。考虑到她曾经在医院有护工经验,方便妈妈出院后的护理,从心里基本上就认定是她了。
接下来的一周,差不多每天清晨七点多她就买好菜,步行上岗,开始做早餐,从精神上和生活上减轻了我们很大工作量。用餐后她还炒面炒菜,让我带到医院给妈妈当午餐。爸爸通过考察对她比较满意,闲下来的时候还与她拉拉家常,就这样一个聋子(爸爸听力欠佳)一个瞎子(保姆斗字不识)搭档成了稳固后方,为前方提供枪支弹药,我则是冲锋陷阵的斗士,往返于家和医院之间,大家互相配合,默契十足。保姆也真不把自己当外人,见我进门就大声吆喝:仔仔回来啦。我心里一怔,萍水相逢的浅缘难道要续成永不不干涸的孽缘?!心中不寒而栗,严肃地对她说:尊卑有序,不要造次。她忙不迭地解释:口误口误。
妈妈在医院保守治疗十多天后各项指标正常,我提议回家继续疗养,医生照例还是让我签字画押,避免日后医患纠纷。这个时候保姆应该是卯足了劲,全力以赴照顾病人,没料到她跟爸爸提出继续在自家居住的请求。这让我始料未及,起初面试时约定的是24小时住家保姆,考虑妈妈在医院期间夜晚没有什么家务可做,就破例让她回家住宿,结果习惯成自然,她以为这是理所应当的。我直接对介绍人表达不满,如果这样,必须换人。获知我的态度后,主动转弯,留宿家中,担负起夜间护理妈妈的工作。后来在与妈妈拉家常的过程中她一不小心透露自己的真实年龄为77岁,我们听了着实一惊。为安全起见,让她提供身份证件方便签订雇佣合同,结果她提供的复印件上身份证号码赫然写着1945年生,而且名字涂改,中间破损,这给了我们极大的不安全感。
周末女儿回来轮岗,我便踏上南下的高铁列车准备返工。列车刚行至长沙南就传来保姆对妈妈一呼二吼,态度粗暴的讯息,我心头一紧,难道是要变天?女儿指出她不应该以这种方式对待雇主,没曾想她居然撂挑子不干了,女儿当机立断与她结束了雇佣关系。
接下来我便开始在列车上办公,调动一切力量寻找新保姆,为了方便寻觅合适人选,把工作分解:夜班由之前有意在我家做钟点工的Z阿姨兼职担任,日班工作另觅他人。老乡H在她的家政群里发了一个消息后有两位表示有意面试日班,Y保姆就是其中之一,远途赶到后就开始操作,看她动作娴熟,身强力壮,年纪四十有五,我们基本满意,价钱也是按照她的意愿而定。一块石头落了地,总算可以在列车上打个盹,准备迎接明天工作。
晚上七时许,保姆来电,毫无征兆地说不做了,问其原因,出行需要转一次车。我立即表示增加上班交通费,让她每天打的上岗。见我如此爽快,她依然支支吾吾,吞吞吐吐地说,还是不行,我直接问她期望加薪多少?她说增加1K。尽管觉得有点过分,但是用人之际,妈妈卧病在床容不得我再犹豫,咬咬牙答应了,还特别发短信注明工资金额和每月两天带薪假。此时已是子夜时分,长长地嘘了一口气,希望夜梦吉祥。
第二天晚上七点,电话又来了,经典条件反射告诉我,这是不祥的信号,难道又要变卦?果不其然,唠唠叨叨,啰啰嗦嗦地说要把两天休息改为四天。我强忍怒火说,休息四天可以,两天带薪,两天无薪。她话锋一转:那你还是提前预支工钱给我吧,理由是我很穷,你总不能这么不讲义气,见死不救啊,而且我放下了尊严,敞开了心扉,让你听到了我极为私密的传奇故事,你就该为此买单。这一提不打紧,触痛了我还未愈合的伤口,之前保姆利用老人的善良,借口手机丢了,提前领取工资,从此黄鹤一去不复返的情景又历历在目。故伎重演,我只好说,既然你喜欢“短平快”,还是托钵行乞合适。
被这两位奇葩保姆折腾得心神不宁,寝食难安,试图托四嫂从家乡高薪聘请来九江服务,结果都不如人意。最后痛下决心,送妈妈回医院由护工护理,谁知双亲听后强烈反对,认为这样做是乱花钱,是大不敬,是小题大作。万般无奈之下拨通了弟弟周雄的电话,请求支援。他平静地说:姐,还是回故乡医院吧,有我照应,有大家族亲人们轮番看望,妈妈会很快好起来的,请你相信我。听闻此言,感慨良多,独在异乡寸难行,归回故乡万事通。
第二天弟弟安排救护车来接迎母亲入住他所在的医院,挑选护工24小时呵护,同时也把爸爸从心力交瘁中解脱出来,可以安然地回到家中睡安稳觉。家族的亲人们纷纷到医院探望,嘘寒问暖,乐得妈妈笑颜如花,感激涕零。
左邻右舍也频频送来关爱,小区物业银湾公司更是在此次突发事件中从容应对,专业服务,体现了新时代物业管理的品质与素养。银湾是我们业主的坚强后盾和安全保障,是他们第一时间背送妈妈去医院治疗,也是他们如期迎接妈妈归来,期间遇到任何困难,他们都快速响应,倾力相助。银湾物业真正做到了让安居者无忧,让出行者无虑。
由此“寻姆”过程,家政市场的良莠不齐,鱼目混珠可窥见一斑。亟待提高管理规范,以诚信和优质来服务这个已经老龄化的社会,让响应国家“只生一个好”政策的家庭真正做到老有所依,老有所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