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是最大的精神财富。___季羡林
古希腊有这样一句格言:“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常言道:“人贵有自知之明。”把人的自知称之为“贵”,可见人是多么不容易自知;把自知称之为“明”,又可见自知是一个人智慧的体现。
人之不自知,正如“目不见睫”,即是说,人的眼睛可以看见百步以外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美国著名的巴顿将军也说:“有一种东西比才能更罕见、更优美、更珍奇,那就是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心灵探索的起点,没有这一点,也就没了心灵的成长。
同样,自知之明开始于谦逊,离开了谦逊,自知之明便无从谈起。抱有一种谦逊的态度,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才能更加深刻地了解我们心灵深处的本来面親。《论语》里有这样一段话:
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哪一个更优秀呢?”
子贡回答道:“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他能够以一知十;我听到一件事,只能知道两件事而已。”
孔子听完后微笑着对子贡说:“你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啊!”子贡的自知是明智,子贡的从容更是胸怀博大。他虽不及颜回闻一知十,却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传之千古。自知之明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我们只有对自己有了清醒而正确的认识,有了客观而中性的评价,才能更好地完善自我。
在曾担任过北京大学副校长的季羡林看来,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是聪明的人,自知是可贵的品质,自知的人才有继续进步的希望。那些自视过高,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没有什么事不知道的人是可笑又可怜的。学海无涯,天下的知识是没有穷尽的,认为自己无所不知的人是世间最大的笑话,所以季羡林推崇有自知之明的人。这样的人才是有远见的人,“不知”是至高的“知”。
季羡林在一篇《我害怕“天才”》的文章中引用了法国著名散文家、思想家蒙田在《论自命不凡》的随笔中写下的话:对荣誉的另一种追求,是我们对自己的长处评价过高。这是我们对自己怀有的本能的爱,这种爱使我们把自己看得和我们的实际情况完全不同。
有一位老师常常教导他的学生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做人就要做一个自知的人。唯有自知,方能知人。”有个学生在课堂上提问道:“请问老师,您是否知道您自己呢?
“是呀,我是否知道我自己呢?”老师想,“嗯,我回去后一定要好好观察、思考、了解一下我自己的个性、我自己的心灵。”
回到家里,老师拿来一面镜子,仔细观察自己的容貌、表情,然后分析自己的个性,他看到了自己亮闪闪的秃顶。“嗯,不错,莎士比亚就有个亮闪闪的秃顶。”他想。
他看到了自己的鹰钩鼻。“嗯,英国大侦探福尔摩斯—世界级的聪明大师就有一个漂亮的鹰钩鼻。”他想。
其他看到自己的大长脸。“嗨!伟大的林肯总统就有一张大长脸。”他想
他发现自己个子矮小。“哈哈!拿破仑个子矮小,我也同样矮小。”他想。
他发现自己有一双大撇脚。“呀,卓别林就有双大撤脚!”他想。
于是,他终于有了“自知”之明。
“古今中外名人、伟人、聪明人的特点集我于一身,我是一个不同于一般的人,我将前途无量。”第二天,他对他的学生说这是一个让人深思的故事,其实,生活中这样的人也有很多。正如蒙田所说的,这是出于“对自己怀有的本能的爱”。季羡林也说:“如果把它引向自命不凡,引向自命‘天才,引向傲慢,则会损己而不利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是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对我们的忠告。一个能够清醒认识自己的人是难能可贵的,无论我们做什么,都要先考虑自己的能力,虽然要尽力而为,但也要量力而行。因为一个人不管如何强大,其能力上都会有一条“底线”。自知的人绝不会逾越这条“底线”。
一只乌鸦飞过皇宫时发现一只黄莺特别受国王的喜爱。好奇的乌鸦问黄莺:“国王为何那么喜欢你?”
黄莺回答说:“因为我的歌声十分动听,国王喜欢听我唱歌,所以很喜欢我。”
乌鸦听后羨慕地想:“我应该像黄莺一样在国王面前唱歌说不定国王也会喜欢我的。”于是它就飞到国王睡觉的地方叫起来。正在睡觉的国王被乌鸦的叫声惊醒,感到十分恐怖。他问土兵是什么东西在叫,土兵告诉他是一只乌鸦。国王感到十分愤怒,就吩咐士兵把乌鸦抓起来,并拔光了它的羽毛。
故事中的乌鸦没有清楚地认识自己,最终自食其果。自知者知道自己的短处,懂得扬长避短;而自负者最致命的弱点在于不承认自己的不足。自知是自信的基础,缺乏这一基础的自信是盲目的,容易给自己带来危险。而能够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感知自我、完善自我,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修养。
做人最重要的就是有“自知之明”,然而很多“聪明人”习惯揣摩别人的心理,于是对别人了若指掌,对自己反倒是不清不楚。因而说知人易,知己难,“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哲人告诉我们:“诚实地向他人展示自己,是一面勇敢的旗帜;诚实地向自己展开自己,是人生最优美的风景线。”自知,也是知道自己、了解自己,最终向自己展示一个真的自己,一个更加优秀的自己。
现实中,很多人都希望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拥有快乐的生活,有一个美好的发展前程。但是,人贵自知,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做好自我分析。
只有了解自我,才能进一步完善自我,走好未来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