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自7月6日上映以来,一直霸占票房,居高不下。朋友圈里都被这部电影刷屏,大家都一致地给予了好评。
于是我怀着一颗好奇心,来到电影院一探究竟。果然,这部电影的好评如潮真不是虚的,这也确实是我今年看的最好的一部影片。
这是一部社会写实题材的电影,这在中国实属难得。徐峥饰演的保健品店主在一群癌症患者的恳求下,成了某种印度产“救命药”的总代理商,由此卷入生活和法律的漩涡,也使得法律和伦理不断碰撞。
看完电影,我的心情很沉重,疾病不分贫穷与富有,人在疾病面前都太脆弱了,健康真的很重要;但又很温暖,当情理与利益和法律冲突时,情理也会胜一筹,社会还是善良的。
1、沉重点:人在疾病面前真的很脆弱
第一,命就是钱,钱就是命。
程勇最开始是因为父亲病危,为了给父亲筹钱救命,才冒着被抓的危险,同意做印度格列宁中国代理的,他赚的钱真的救回了父亲的命,而父亲病情好转时,他却决定收手,因为家人的健康对他来说最重要。
第二,为了治病活命,可以放弃尊严。
领班跳舞的时候,思慧起哄的声音最大,喊脱裤子的时候,甚至有了恶狠狠的发泄报复意味,当程勇看向她的时候,思慧的眼睛里含着满满的眼泪。可以想象思慧曾经受到过怎样的侮辱,委屈,轻慢。思慧这样悲愤,说明她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可生活就是这样,她为了女儿没得选,甚至放弃自己的尊严。
第三,正版药和盗版药仍有很多矛盾。
曹斌将这些卖假药的白血病患者带入警察局逼迫他们交代出药贩子的下落。许久的沉默之后,一位老奶奶站了出来,拉住曹斌的手说:"求你们,别查印度药了行吗?格列宁我吃了三年,房子吃没了,家里让我吃垮了。现在有便宜药了,你们非得说是假药,是不是假药我们吃的人更清楚。你们把他抓走了,我们都得死,我不想死,我想活着。"
这就是正版药和盗版药的矛盾所在,谁都知道知识产权,如果患者都能买得起正版药,谁还会铤而走险呢?生病这件事又都是没有任何准备的,药价就是命的代名词。
第四,法大于情。
虽说程勇走私印度盗版药这件事情有可原,但是法律还是大于情理的,不惜一切地抓获了程勇,最终判处五年有期徒刑。
2、善良点:法虽大于情,但情更有理
曹斌一直在自己的良心和职责中纠结。第一次他跟局长说,在侦查中发现印度药有效,局长打断了他,于是他选择了职责。第二次他在楼梯上劝局长别查了,局长说,法比情大,于是他再次选择了职责。当老太太向他求情后,他去洗了把脸,看向镜子,他清醒了,要选择良心。然后对辅警说放人。黄毛死了,曹斌至此完全站到了良心的一边,选择背下处分。
程勇重出江湖卖药的时候,他是不图利的,甚至赔本自掏腰包,为了救治病人,也是为了救赎自己的良心。当他让思慧把有低价药的消息发布给省外的病人时,病人得知消息,都重获了生的希望,这是一个个生命重生的希望。
最后的法律判决酌情考虑了程勇帮助病人的情理,并没有给程勇判很重的刑,最终还减刑释放。在送程勇的路上,有一条街的人目送,并纷纷摘下口罩,以示尊重和感恩。
3、感动点:每一个小细节都是感动
影片里的角色没有好坏之分,也没有刻意地褒贬,但是每个人物都个性饱满,这才是演技,徐峥不管是做导演还是演员,从未让我失望过。
思慧
领班跳舞的时候,思慧握着拳头狠狠地呐喊起哄,眼里满含泪水。可以想象思慧曾经受到过怎样的侮辱,委屈,轻慢和无奈。
当程勇蹑手蹑脚的出门,并说:别吵到孩子。思慧关上门以后脸上偷偷地笑了一下,这一笑很灵动。
思慧打架的时候,一边走一边扎起头发一边抡起折凳就砸,特别霸气十足。
黄毛
黄毛的台词很少,但是眼神和气场很足,他眼神一直是恶狠狠冷冰冰又充满挑衅的。
和张教授打群架的时候,黄毛第一个冲上去把保安一脚踹倒;在夜场跟领班起冲突的时候,黄毛第一个握紧酒瓶准备砸场;散伙饭上跟程勇闹脾气,让碎玻璃杯把自己扎得满手血,然后第一个愤然离场。
只有三次,他的眼神曾经柔软过,第一次是程勇给他发工资,第二次是在码头看夕阳,第三次是他以为他逃脱了警察追捕后那兴奋的一回头。
最感动的就是他为了保护程勇,在逃脱警察时出车祸而死,而就在那之前,他已买好火车票,换了发型,准备回家,却永远也回不去了。
吕受益
程勇第一次和病友群群主们谈合同的时候,要求大家摘下口罩,当时吕受益是第一个摘下口罩的。
吕受益说他看到儿子第一眼的时候,就不想死了,因为儿子带来了生的希望。他离世看得最后一眼也是儿子,再次想死是因为不想再拖垮家庭让妻子儿子将来没有希望。
张长林
张长林从畏罪潜逃到接受审讯的那一段,像是真的犯罪分子一样。他卖假药,恶意竞争,哄抬药价,可是当他落网后,被各种逼供,始终也没有供出程勇。也算是盗亦有道。
4、矛盾点:正版药与盗版药
大家都在抱怨特效药为什么要卖那么贵,很多人感慨药价过高才把人逼成这样。药厂定价是因为药厂有研发成本、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药厂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要养活科研人员,要购买实验耗材,要有资金和动力研发更多的药治更多的病救更多的人。药品不是食品,可以薄利多销,药品只有对症患者这唯一的销售空间,药厂必须在有限的专利保护期内面对有限的人群收回前期几十年投入的高昂成本。药价还包括了交给政府的税钱。
这也是印度药这么便宜的原因,因为它是盗版,他只要照抄配方就可以了,不需要自己长年累月的研发,它的科研成本为零。
一个产品能够上市,是经过了企业市场调研和政府物价与质检部门审核的,换句话说,这个药价是消费者,企业,监管部门三方博弈所达到的一个制衡。在这个平衡点上,企业能够盈利,政府能够收税,消费者也不会绝对买不起。
那为什么大家会觉得贵呢?不是因为瑞士药厂追逐暴利涨价了,而是因为印度药厂的超低价打破了原有的市场平衡。就像影片中说的,有一种病是治不了的,就是穷病,世界上永远都有更穷的人。
其实,药厂没有错;医药代表也没错,他作为员工尽职而忠诚,他领着人家瑞士的薪水,当然要负责维护本公司的权益,否则才是吃里扒外;程勇代购是为了救父亲,为了让更多的人吃的起药,程勇也没有错;警察要维稳,要坚守程序正义,警察也没错,其他病人更简单,就只是为了少花点钱,能多活几天。明明每个人都没错,每个人都只是为了活下去,却不得不在一起斗智斗勇,甚至你死我活,你看,命运和现实是血淋淋的,它们才是最大的反派。
5、结语
实际上,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故事的原型陆勇是一名慢性白血病患者,被称为“药侠”、“印度抗癌药代购第一人”,他所代购的是治疗白血病靶向药“格列卫”。瑞士诺华的“格列卫”在国内售价23500元一盒,而印度的仿制药仅200元一盒,使得不少患者铤而走险。现实中的陆勇是直接优秀的近乎0差价帮助病友,他最后被湖南沅江市人民检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销售假药罪”的罪名提起公诉,一度面临数年牢狱生活的他一直坚称自己是无罪的。一封有着1002名病友签名的联名求情信被递交到了检察院,与剧中结果不同,后检察机关决定对陆勇不予起诉。
其实,社会还是善良的。
中国目前已经将很多癌症肿瘤类药物纳入医保,已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但是减掉医保报销的费用,一些药品仍然还是贵,希望国家能更好地权衡药物研发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更加完善医改,让病人都能吃得起药!
图文编辑:Cindy辛迪
图片来源网络
今日话题
谈谈你对电影《我不是药神》的理解与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