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酷暑,三年前和两年前,我还是个法学学生,和大伙儿一样正在热火朝天地准备法学人的大考——司法考试,那时的教室和今天的3W咖啡一样,大伙儿都是低头忙自己的事儿,唯独不同的是周围的人换了一茬。为了那360分就要把几十万的相关题册来回看和做最起码三遍,“司考虐我千百遍,我待司考如初恋”一类调侃司法考试惨烈度的段子更是数不胜数。现在想想,不过也是一种经历,然并卵。这么恐怖的数据绝非危言耸听,为了保险起见,我选择从三月份开始备战,当时的状态就是6:30起床,7点多到教室,一直看到晚上10点多,中间就是吃两顿饭,谨慎地连上个厕所都怕比别人少看了几个知识点,看的资料大部分是打印的免费资料和官方三大本,要说能提得起兴趣的,除了那些敏感的刑法罪名,更多的是带着耳机听司考名师吹牛逼,因为听录音感觉时间过的更快些,虚荣地感到很充实,曾经有阵子小米和MP4是半天一充电的节奏,就连茶余饭后聊的也是今天我听了段波、韩友谊、陈少文的录音,这跟当下很多火的互联网思维如出一辙,逢人必说专注、极致、口碑、快。虚的说多了咱也得来点实惠的,周五下午和兄弟们酣畅淋漓地打场篮球是再爽不过了,这是我整个大学最怀念的时光。
暑期的那两个多月,自己的心跳听的很清晰。进入到7月份,压力顿时大了不少,复习的过程中经常发现有些知识点没有看到,就得赶紧从讲义上找到对应的地方加深记忆,等弄明白了,就忘了自己看到哪儿了,于是,书桌上摆满了各种司考相关,自己濒临疯狂。无论是在家复习还是第二年报班,这种情景会经常遇到,更夸张的是半夜惊醒回想这个知识点在哪一页哪一行看到的。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9月份,还有半个月就要上战场了,被虐了几个月的考生都是盼望抓紧考完拉倒吧,但这种消极的话都是说给别人听的,谁都想背地里赶紧再看看,争取覆盖更多考点,这种心态一直持续到考试的第二天中午,大家都还是捧着各种押题讲义在看着。其实考试的那两天是对个人意志的极大磨练,你需要有一个好的状态,你需要在12个半小时里完成300道人品选择题和几道虐心答题,你需要自己面对漫长的黑夜,你还需要放松心情……
考完后的两个月左右,你都可以抱着自己过了的心情痛快的玩儿一场,直到11月下旬,有强迫症的人会时刻盯着司法部网站不停刷新,堪比游戏里的秒怪。
你有过了后狂欢,我有没过的收获,原来喜欢一句话:‘你越努力就越幸运’,但更喜欢当时陈少文老师的告诉我们的两句话,分别是:‘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哪有什么所谓的胜利,挺住意味着一切’。正能量终归是正能量,你需要自己坚强才对。想继续考的同学一定记住总结经验,要多做题。打算转行的同学可以设想即便是过了,在你未来想从事的行业恐怕也是然并卵,不如早日放下。我只要收获这一个完整的过程,心智和耐造能力得到完整提升就够了,但是我也试图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