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 象形文字……吗?

汉字 = 象形文字……吗?

文 | 花胡桃


00

朋友 @Huangfucius 童鞋在最新一期推送中,说起她们领导跟外宾会晤,双方都对汉字很感兴趣:

来自:非要我打马赛克的一个公众号

对我们这种本科中文系出身的人来说,古代汉语和文字学是最为基本的课程,自然不会混淆概念;但没有专门学习过的人,确实容易产生误解,觉得汉字=象形文字——连百度百科都写了,倒也难怪 @Huangfucius 她们家的领导会说出 “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 这样的话了。

读到这里,体内的语文老师不小心又苏醒了。同学们(敲黑板),汉字真的不是象形文字,对应的英文更不能说 Hieroglyph 呀!

好,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汉字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字,翻译成英文又该说什么。


01

首先:为什么说汉字≠象形文字?

因为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象形只是其中的一个表意手段。

说起来有点绕,其实也简单。就好比,苹果是一种水果,但我们不能说苹果=水果呀,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水果呢!同样的道理,汉字里面确实有象形字,但我们不能说汉字=象形文字。

界定汉字比较准确的说法,是管它叫“表意文字”,跟英文、法语等这些“表音文字”对应。


02

既然说,象形只是汉字表意的一种手段,那我们还有什么其他手段吗?当然有啦。

汉字造字有六法,称为 “六书”,分别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我们今天说六书,沿用的是东汉学者许慎提出的名称和释义,但顺序稍微改了下。比如,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先介绍“指事”,再说“象形”,但我们今天用的却是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提出的顺序,即先“象形”,再“指事”。


03

严格意义上来说,六书中的前四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后两种(转注、假借)则属于用字法

既然如此,我们就以《说文解字》为蓝本,简单介绍一下四种造字法。

1. 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所谓象形,非常好理解,就是把字造成这个物品的样子,许慎举了两个例子,“日”和“月”。大家看看它俩的甲骨文版本:

甲骨文,“日”、“月”,维基百科

古人看着太阳和月亮,就照着画了两个差不多的小图案。直到今天,现代汉字的“日”、“月”二字,依稀还有它们原本的模样。

2. 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指事”和“象形”是两个非常、非常、非常容易混下的造字法。大家注意看:指事嘛,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就是说,你看着它的模样,就能知道它代表了什么意思。

但它跟象形却又完全不同,比如许慎举的两个例子,“上”、“下”。这其实是两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你能说,生活中有什么东西长成“上”字的样子吗?当然没有!

我们看看下面这张图,是“上”、“下”二字从甲骨文到小篆的演变。

“上”、“下”二字演变,www.colabug.com

上图第二列那个长得像“二”字的,就是甲骨文的“上”字;第三列演变为小篆之后,才有了我们今天“上”字的模样。

这就是指事:在一条长横线上加一条短横线,表示在它的上方;“下”字嘛,同样的道理,长横线下面加短横线,就成了下方。

除了原始刻画符号和陶文之外,甲骨文算得上是最古老的汉字了。连当时都已经有了“指事”字,我们怎么还能武断地说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呢?

3. 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形声字,顾名思义,是由表义(形)的符号跟表音(声)的符号组合而成的汉字。

大家可能会对这类文字有点疑问。比如许慎举的例子,“江”、“河”,表示意义的三点水旁,没有问题,江、河、海这些词,都跟水有关;但表示读音的一侧,“工”、“可”二字在现代汉语里的读音,似乎跟“江”、“河”之间并非完全对应。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无需苛求,毕竟几千年来,随着汉语字形和读音的不断演化发展,早就已经不是当初的样子了。

当然,也还是有完全对应的,比如“清”字,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4. 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个人认为这类会意字是最好玩的,就像用文字看图讲故事一样。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翻翻《说文解字》,从里面能找出一堆有意思的字来。

许慎同志举的两个例子,“武”、“信”,有点难理解,其实历来也有点争议,我们就来看一个比较好懂的会意字。

“休”字演变,在线汉语字典

大树底下好乘凉嘛,木头旁边画个人,就是“休息”啰,古人是不是还挺有想法的?

“休”字释义,百度知道

值得一提的还有类非常典型的会意字,就是像“森”、“众”、“晶”这样的叠字。古人以三表多数,例如,很多树木堆在一起,就成了“森林”,是不是挺有意思的?


04

今天的第二部分重点:为什么描述汉字时,绝对不能用用Hieroglyph这个词?

因为,它指的其实是古埃及那类象形文字。

Hieroglyph
a picture or symbol used to represent a word or part of a word, especially in the ancient Egyptian writing system

而且这个单词本身源自希腊语,一开始就跟咱本中文扯不上关系。

…… the word hieroglyph is of Greek origin ("sacred carvings")

大家可以放进谷歌图片搜索里检验一下:

谷歌搜索,“hieroglyph”

随便打开一张图片,都长这样:

古埃及象形文字,Crystalinks

前面强调了很多遍,早在甲骨文时期,我们就已经有了象形、指事、会意等各种类型的字,跟这种画个图的单纯象形文字,分明就是不一样。既然如此,汉字究竟该用哪个词?我们来看看维基百科吧:

维基百科,“Chinese characters”

根据维基百科的分类,汉字属于 “logographic”,即“语素文字”,名词形式是“logograph”。

logograph
a single written symbol that represents an entire word or phrase without indicating its pronunciation

根据释义我们就可以看出,和“语素文字”对应的,就是“表音文字”。

语素文字
语素文字,又称表意文字,是表示词或语素(语言的最小语义单位)的文字。历史上发展成熟而又代表高度文化的语素文字有西亚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圣书字和东亚的汉字。

可能有人要问:汉字里也有形声字,在一定程度上不是可以表音吗?

但我们的形声字中所谓的“表音”,还是以认识汉字为基本前提条件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不认识汉字,光看到一个“清”字,哪个外国人能猜出来这个字读“qing”呢?

表音文字就完全不同了,哪怕不认识“logo”这个单词,或者说哪怕发音不完全准确,随便大街上找个中国人,肯定都能读个八九不离十的。

除了logograph之外,我们还有一个讲法, 叫做:ideograph,同样指表意文字。

ideograph
a written sign, for example in Chinese, that represents an idea or thing rather than the sound of a word

给大家推荐一个网站:http://chinese-characters.net/

网站是全英文的,特别适合老外了解汉字。尤其是有个“FAQ”的问答栏目,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了汉字的构成。

网站界面,“FAQ”,chinese-characters.net

这个页面只有五个问题,都非常简短,大家如果有时间可以认真读一遍,下次再碰到想跟你们尬聊汉字的外国人,基本就可以对付了。


05

总结一下:我们汉字博大精深,绝对不是“象形文字”四个字就可以概括得了的。更为准确的说法,是管汉字叫“表意文字”,对应的英文是logographideograph

话说回来,领导呀、讲者呀这些人,如果硬要说“汉字是象形文字”,我们作为翻译肯定没办法更正他的错误,一时半会儿也不可能跟人家解释清楚。

但在可能的情况下,我们尽量选用“ideograph”、“logograph”来进行翻译,不然,抛出个“hieroglyph”,对面的外国人脑子里可能会浮现出楼上谷歌图片里搜出来的古埃及文字来,以为我们汉字全是画图画出来的。

当然咯,如果要选择忠实原文,没办法改正领导或讲者的错误,也可以稍微补充说明一下。比如英文问答平台stackexchange.com上,有位英语母语人士的说法就可以借鉴:

Chinese characters are a mixture of pictograms, ideograms, phono-semantic compounds and others.

不同翻译场景下有不同的应变策略,大家都这么机智,一定能想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今天先聊到这儿啦,谢谢阅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本来并没有想写这篇,但是饱兄说简叔说了,「不服就写长文辩驳」,如此,自是当仁不让。原文在此。本文目的不在于说服任何...
    小樓阅读 3,947评论 26 13
  • 古汉语通论(五)汉字的构造 汉字的特性 汉字是含有表音倾向的表意类型文字,字形和意义,有密切的关系,分析字形有助于...
    江南的猫阅读 4,566评论 0 1
  • 前几天,有一个J大的小学弟在微信上问我:“学姐你好!我明年就要大学毕业了。我看你也是大三暑假就考了公务员,我也想试...
    菲比Woo阅读 3,922评论 126 87
  • 情人节,我们又相见 文/林子 为了来见你 从黑夜到白天 又从白天到黑夜 不眠不休 为了来见你 为了来见你 狂风怒号...
    芝麻的微光阅读 294评论 4 4
  • 2016.12.22 今天我终于知道那位我们年级不喜欢我的女生原来就是绉美玲。我也明白了她为什么不喜欢我。的确,...
    reviewliquor阅读 21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