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哈顿的中国女人

这两天读了一本90年代出版的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作者周励,80年代自费留学并且抓住机遇做进出口贸易生意的人,抓住了时代机遇,完成了早期的原始积累和财务自由。

这是一本颇有年代感的书,属于作者的自我传记,书中记录了那个年代所发生的一切变化。书主要分为4部分,经商,成长经历,恋爱,财富自由后的生活。

经商那部分挺值得一看,作者在早期因缘际会下拿到了第一桶金。

周励是一个很喜欢思考的人,她于1985年到了美国留学,为了学费要拼命去中国餐馆打工赚钱,那时候她便开始思考,人与人的身份、地位的区别,为什么大多数美国人只是个看人脸色的打工族,只有少数人实现了财务自由,时间自由,地点自由,我为什么不能是少数的那部分人。

身处在世界巨大变化的洪流中,要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价值,认识到命运是可以改变的这个道理。

她说,我的一生总是在奋斗,总是在设法改变命运,一连串磨难中逐渐养成的一种倔强的性格。我在艰难中仍然憧憬着未来,渴望着机遇;艰难的生活历程压抑不住心中的激情,不断地努力凝聚着改变自己命运的爆发力。在这激烈的竞争世界中,不进则退,不进则亡。

出门在外,身份是自己给的,打造自己的人设:靠谱,能干,一眼给人舒适,信任的感觉,要稳住气,要稳当。

把握住时代的机遇,顺势而为,弱关系往往会成为你的第一个客户和机会。

思维即是财富。

只为自己工作和积累,自己当老板。能有一份固定的工资是吸引人的,可是我深知你拿四万,必须干出一百万!这份巨大的压力还是用来经营我自己的公司好。我相信我不久后就会挣上不止四万,远远不止四万美元!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我是自由的。因为我自己就是老板!这份在金钱之外自由自在的感觉,是我所珍视的!

商机来源于对生活中的观察和思考。生活啊生活,不论什么样的生活,实际上都是由两种生活合成的——时间生活和价值生活,而我们的行为也显示出一种双重的忠诚。

谁有顾客谁就称王。放在今天,依然成立,流量为王的时代。客户是关键,客户落在谁手里,谁就能把握市场。

卡耐基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自信心和行为科学相结合。

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实现 If we can dream it,we can do it.

人的潜力,比你自己所能够想象的大得多得多!

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能力至关重要。

能说能写能组织-----沟通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组织策划能力,思维灵活,反应敏捷,敢想敢干,将幻想转换成行动,谈判能力。

第一印象,谈吐,举止,气质,快速反馈,反应敏捷,生意场上的诚信精神

你要有一种宽广的胸怀,如果你再多读些历史和哲学,你会懂得:个人的命运是微不足道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建立了一个理想?一个目标?

一个人的一生,如同一环环套起来的锁链,如果其中一个锁链改变了位置,那么整个人生都由此改变。

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自己的生活。

周游世界,一定要趁年轻。周游世界,也一定要有幻想和激情,张开双臂去拥抱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不同的山峦、不同的星辰明月。

要找看得见的客户,做看得见的商品。不惜从最小的、最具体的商品做起。

日本是一个岛国,怎么一下子富裕起来了?而且成了世界经济举足轻重的角色?靠贸易!靠沟通!靠信息!请记住,如果你到美国六年之后还在替别人打苦工,还在靠体力干苦力、讨生活,那么,不管你拿到还是没有拿到学位,我劝你回去,打起背包回国。

整个社会都是流动着的水,越是大胆地冲破羁绊追求自由的人,越是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我们从东方到西方,奋斗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奋斗,才会带来更持久巨大的幸福;只有奋斗,才能创造出人生的价值和尊严,创造激情和人生的快乐!

以上是文中一部分摘抄,确实有一些启发。那个年代敢闯敢拼的人,基本上都能实现财富自由。

我不禁也要反问自己,为企业打工你能打几年?是不是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事业?

那么我的目标是什么?怎么去实现?这些都是要思考的问题。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机遇,实现阶层跨越的永远只有少部分人,那么,如何让自己成为少部分人里的一员,就要行动起来。只要行动,前方就有路,只管前进。

作者35岁独自一人去美国,36岁开始成立自己的公司,37岁财富自由,35岁,放在现在正是社会所谓的“中年危机”。而作者的35岁,正是出去闯的年纪。

30岁也是闯的年纪。千万不要自我设限,精力最旺盛最能够快速成长和积累的年纪,千万不要选择躺平和佛系,不要沉迷于吃喝玩乐,人生有更有价值的事情去创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