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雅娟
无论作者想要描述什么,他只能使用一个名词,使对象生动的动词,以及使对象的本质清晰的形容词。所以你必须找到它,直到找到名词,动词和形容词。
非凡的激情可以产生出色的作品。——作家福楼拜
有读者问我如何写出画面感,让读者身临其境呢?
这是学习一个常见的写作问题。今天就来聊一聊~
one 1
画面感≠视觉
你今天早上吃的啥?
能有声有色地告诉别人吗?
我先来回答这个问题:
早上薄雾蒙蒙,透过雾气隐约看到小面馆泛黄的灯光。馋虫开始叫起来:“老板来碗面条!”。不一会,热腾腾的面条端上来了,面条劲道,杂酱香味扑鼻,喝口红汤,啧啧,麻辣鲜香~这一嘴火辣辣就像重庆人的性格。
提到画面感,很多人有一个误区,画面嘛,就是写视觉嘛。
画面感≠视觉!
我们用来看世界的,不是眼睛,而是大脑。
大脑喜欢多重感觉的世界。
我们通过感官获得某一事件的信息,将其翻译成信号(一些信号来自视觉,一些信号来自听觉等等),然后将这些信号发送到大脑的不同区域,接着对发生的一切进行重建,最后大脑对整体事件有了认知。
这些电子信号,来自于我们的五感:
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
以我今天的早饭为例。
听觉上的,“馋虫开始叫起来:“老板来碗面条!””
视觉上的,比如“泛黄的灯光”,“薄雾蒙蒙。”“喝口红汤”
嗅觉上的,比如,“杂酱香味扑鼻。”
触觉上的,比如,“热腾腾的面条端上来了”。
味觉上,比如 “火辣辣”“麻辣鲜香”。
你看五感词汇多么给力。简直就是文字界的五大金刚,没有他们拿不下了的妖魔鬼怪。
大部分人一谈到描写,都是习惯于从视觉上入手。其实,做好了多个渠道的感官描写,就会让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五感词汇,不一定统统使用,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同一碗重庆小面的佐料一样,太淡则无味,太过则齁得慌。使用恰当,准确描述就好。火候大家多练习,把握最佳分寸。
two 2
身临其境≠很多字很多细节
有人看到这里会问了,又是视觉听觉,又是嗅觉触觉那是不是要写很多呀?
当然不是,文章篇幅与文章价值不成正比。堆砌辞藻,抵不过一个放在恰当位子上的句号更能打动人心。
要说到用最少的语言 写出画面感,非咱们老祖宗的文化瑰宝——古诗莫属啦!
汉语的特点之一就是语法简单,所以古人讲究炼字。在诗人的笔下,有很多美景,他们只需要寥寥数语,就能勾勒出一幅唯美的画面。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张继·《枫桥夜泊》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各位品品,有没有画面感?有没有意境?有没有被感染?字多不多?
我就不啰嗦了。各位都是聪明人。
现代文也是一样。以著名散文家汪曾祺书中的一段为例:
西瓜以绳络悬于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人间草木》
各位,读完有没有觉得清凉四溢?闻到了西瓜的味道?
鄙人朋友圈就有人在坚持古诗打卡,他的语言也越来越简练优美。写作和阅读是一对孪生兄弟。想写好的文章,那你也要有好的输入。都说食品安全,精神粮食,咱们也不能含糊。你朝着自己大脑塞的是些快餐文字,还是养心养肺的美文,你是主人你做主。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缺少的不是信息,而是对文字心存敬畏之心。
我对写作的要求是,不能为了流量而流量,不产生文字垃圾,要对得起读者的时间。
Three 3
我手写我心 有爱的文字最动人
讲了道法,这里讲讲写作的心法。
能力是可以培养的,有些特质天赋却与生俱来。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好文章?
对这个世界有态度,有看法的人;勤于思考,善于收集,感觉敏锐的人,更适合写作。
两耳不闻窗外事,对外界,生活完全不感兴趣的人并不适合写作。写作来源于生活,会看生活才能写出好作品,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写作灵感。
写作灵感不是从天降,要写出画面感,让读者身临其境,就要用眼睛看得见,用心感受得到。
不要为了钱去写那些你没有感觉的东西,你不能给别人你没有的东西。所以从感受,回顾经历开始吧。也许你写出来第一遍自己还不太满意,没有关系,先不用考虑什么文采,第一步准确的陈述就好。
技巧看得再多,不去练习也是枉然,因此,平时就要多做写作的刻意练习,
练习把抽象的词语转用五感词汇化为具体的场景,转化成读者容易体验和感受的句子。相信坚持练习,你的文字会更加精彩充满活力。
汪曾祺说:“爱,是一件非专业的事情,不是本事,不是能力,不是技术,不是商品,不是演出,是花木那样的生长,有一份对光阴和季节的钟情和执着。一定要,爱着点什么。它让我们变得坚韧,宽容,充盈。业余的,爱着。”
要写出好文章,离不开爱~用文字点缀生命,用文字陪伴成长,那些文字与爱有关,有智慧,有性情。
如果你有关于写作的问题,也欢迎留言交流~也许下一篇就为你私人定制
- end -
有写作困惑,欢迎你添加我的微信交流,备注读者,我的微信号:day_by_day_xin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