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连与拉蒂涅斯

于连对于上流社会的“攀附”对他自己而言那是一种战争,他出人头地的野心一部分来自于对拿破仑的崇拜,一部分来自于对上流社会对他自尊的践踏(其实是他自己过于敏感了,正如拿破仑过于自恋一样,他认为自己的能力是不可估量的,不容许一点有意无意的对他自尊心的伤害),是自私的,是反抗性的,也是极端的。


波旁王朝复辟之后他靠军功发迹的理想破灭,底层人民再也无法像拿破仑时期那样靠聪明才智和肯打肯干功成名就。他开始挣扎与报复,甚至将这种报复转移到上流社会的客厅和女人的床笫。


拉斯蒂涅对于上流社会的“攀附”,出于年轻人对于出人头地的迫切,他带着家庭的期望和年轻的抱负,每一步都是在清醒和激进中折中过的。虽然他对自己的期望是利用贵族小姐,包括鲍塞昂夫人对他的告诫也是把感情藏起来,但他始终是真诚的,对爱情对亲情都是真诚的感恩的。


他带着责任与野心,靠敏锐的观察力和好奇心投身上流社会的沙龙,实际上敲门砖除了表姐鲍塞昂的姓氏,也有属于他自己的一块:那就是善良和谨慎。他总是带着人道主义的思想,时而清醒地要靠学业功成名就,时而激进地留恋于最显而易见的跻身上流社会的方式。


不过他们的处境是相似的。


拉斯蒂涅与于连一样,作为怀才不遇又想出人头地的年轻人,在十九世纪上半叶的巴黎这潭虚荣与名利搅拌而成的泥淖中孤军奋战。




其次我想比较他们的性格


(《红与黑》读过去太久了,可能分析得不够全面,仅作参考)于连的出场几乎就是披着拿破仑的影子了,他野心勃勃,过于自信,过于敏感,好争好战绝不服输,征服欲总是填满他年轻的心。


拉斯蒂涅相对来说就像是一只跟着天使走,偶然跟撒旦拐一个弯的小绵羊。他是理智又虚荣的,既想解脱自我不染淤泥,又无法摆脱巴黎奢华的诱惑,他上进,又仁义,一边被卷入一场场纸醉金迷的沙龙,一边冷静地审视着人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