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投资哲学136:投资股票与房子的异同点
上来先跑个题,我曾经说过我写东西就像开盲盒。我自己也不知道今天会写出些什么。因为我在写之前根本就没有一个构思。只是受最近看到的书或是视频,再或是生活中的感悟,抓到的一个点而已。感觉有些想法,就开始琢磨。我也总是强调,我只是在记录自己的思考过程。并不是在输出一个经过思考的系统的解决方案或结果。所以我写的东西可能可读性并不强。就像我自己读书时的感觉一样,在某些情景下,你读一本书会很有感觉。而在另一种情境下,你会感觉很没意思。这也像灯下观美女,或是恐怖音乐下的恐怖片一样。是一种匹配。如果不匹配,那绝对就没有那种你想像的效果了。就像恐怖片配上秧歌的音乐,迪厅里全部打开的灯光,一切就全变味了。
我们做每件事都会有一个主要的或是唯一的目的。要想做好这件事,你就不能纠结,不能既想又想还想。你如何做这件事,就决定了这件事会有怎样的结果。而单纯的纠结于结果并没有什么卵用。我之所以能坐在这里,每天早上写四千字左右的想法,就是因为我很享受这个过程。能坐在这里写出这些字,就已经是我想要的结果了。所以其他的就不是我最想要的了,所以是否能得到什么就都只是副产品。之所以是副产品就是可有可无的。
再到投资,投资是否成功看的是做了什么。而不是看你有着什么样宏伟目标。来到股市都是为了赚钱,没有人是为了来这里送钱做慈善的。但为啥并不是所有人都赚钱呢?还不是因为大家做的事情不同吗?所以你在进入股市前后所发的愿并没有什么用。还是要看你做了什么。就像经常会在网上看到多少钱,进入股市多少天,希望多久赚到多少钱。如果股市中赚钱都是可以规划的,那岂不是很多人都能赚钱了。如果不改变,以这样的方式投资,是很难赚到钱,并长期存在于股市中的。
不是说投资不需要规划,只是你的规划必须要建立在事实规律的基础上。而不是你的愿望基础上,主观的愿望并不能改变客观的规律。
回到今天的主题,投资股票与房子的异同点。今天并没有想写这个主题,原计划是写写投资中的无效信息。也就是写写市场中那些对我们投资无效的各种噪音。但早上在刷视频的时候,突然就有了这个感悟。我感觉这个更有意思,所以也就临时改变了想法。
房子是用来住的,但在某些时候房子也是用来投资的。正是因为房子具有一定的投资属性,所以才跟股票具有了可比性。如果单纯的从居住属性来说,房子跟股票是不具可比性的。
为什么说我突然的改变了原来的计划了呢,因为早上的那个视频让我想到了我自己的经历。让我想到了在房子上挣钱,跟在股市中挣钱有着很多的相似性。
我在房子上挣到过钱,因为我已经把房子卖了,我的收益是已经装到兜里的事实了。我在股票上也挣到了钱,这个也是经过一轮牛熊考验的。我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才能感受到这里面的异同点。
我的房子之所以能赚到钱,是因为我买的便宜卖的贵。这跟股票的低买高卖是一个道理。当然房子你也可以用来收租,就跟买股票吃红利一个道理。这也是房子跟股票的一个相同点,通过持有都能给你带来收益。这个之后再说,先说低买高卖的问题。否则一会这方面的想法就又忘了。
要想通过价差来赚钱,你就必须做到低买高卖。否则你也挣不到这个价差。但为啥在房子上赚钱的可能要比股票概率更大呢?就是因为房子的流动性更差。房子不会想股票一样,你今天买,明天就能卖。也没有人愿意这样的折腾,因为买卖房子太麻烦了。买卖房子一般都是以月为单位去做的。
也正是因为房子的流动性差,操作起来麻烦,所以才导致了普通人在房子上挣钱相对更容易一些。就拿我自己的房子来说,我是在零九年买入的,在一八年卖出的。四千买的,一万二卖的。涨了百分之三百。我问了豆包,这十年我的年化收益率是百分之十一点多。基本跟我股票的收益率差不多。
我前两天说了,我股票的长期收益率就是百分之十。这样看,我在房子跟股票上的收益差不多。当然了这只是我的个例,并不具有代表性。房子跟股票一样,具有很大的差异,不同地区,品质,不同行业会有很大的差别。
不过我只是想通过这件事说明一件事,那就是要想赚钱,或是相对容易一些的赚钱,长期持有可能就是一个相对好的办法。这样是我强调为什么普通人在房子上更容易赚钱。就是因为他更容易拿住了,不会因为临时听到一些消息就卖出。
我们在股市中也经常听到某个人因为忘记了账户,而再次打开时发现赚了很多。相对的长期持有更容易赚钱,这是对于股票和房子都适用的。
但是,下面就该转折了。长期持有还需要一个条件,那就是你还是要看周期的。在一个长期的上涨周期中,长期持有就是有利的。但如果是一个长期下降的周期,就是不利的。就像如果我是一八年买入的房子,那么到现在我就是亏损的。就拿我卖出的那套房子,现在的价格可能只在六千左右了。这些年已经跌下去一半了。在这里同情买我房子的那哥们一分钟。
长期持有必须是建立在长期上涨基础上,并且还需要的买入价不能太高。还是拿中石油举例,如果你买在了高点,那么到现在你可能还是赔的。我刚又问了豆包,最高点买中石油持有到现在,算上分红,你还亏损百分之六十多。
这就是说,就算在一个上涨周期中,你买的太贵一样不可能赚钱。那么我们在买入的时候,还是要考虑到很多其他因素的。并不能完全的闭眼买。
那么总结一下说就是,在一个长期的上涨周期中,如果你买的不是太贵,那么通过长期的持有,就大概率能赚钱的。还是我总强调的那个问题,普通人要想在投资上赚钱,长期持有就是最简单,且确定性最强的方式。
当然了,我的经验是不具有普遍性的。我不能因为我在房子和股票上赚钱了,就推导出这样的必然。我只是通过我的经历,在总结一些规律。但这些规律也仅限于我的经历。虽然有一些共性,但还是不能把我经历当做一种普遍规律。因为我所能表述出来的信息是有限,还有太多信息是我自己都没有关注到的。那么用我这些有限的信息就无法推断出确定性的规律。
我只是想通过对于我经历的总结,来说明一些事情。或是说我通过对自己经历的总结,来表现出我所代表的一种多样性。把数据提供出来,供他人利用。我并不是说我就是对的,我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而已。
但房子跟股票一样,也会让你白高兴一场。我为啥在上面说我把房子卖了。如果我没有把房子卖了,那么我也就不会获得那些收益。那百分之十一的收益也就与我无关。因为只有当你卖出了,完成了一次交易,你的收益才能算完成。这跟我们在股市中坐过山车一样。你曾经赚多少钱没有用。那只是幻觉,毕竟那些钱并没有装进你的兜里。只有装进你兜里的钱才算是你真的赚到了。
我们为什么会在房子或是股票上错过很多机会。这里也存在一个共性。那就是我们总想买在最低,卖在最高。但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或是说你根本不可能做到。就算偶尔做到,也百分百都是蒙的。并不具有可复制性。也正是因为这种贪婪或是患得患失,才导致了我们错过了很多机会。
当你想做一件事的时候,你就需要果断一些。只要是抓住大的趋势,就不要在意那些许的得失。比如我在买房子的时候,就不是最便宜的时候。年前还是三千多呢,我年后买就四千多了。再有在我想卖的时候,房价也已经开始下跌了。在我之前卖的相同的户型在我楼上就是一万五卖的。
如果我不果断的决策,总是想再等等落价或是涨价,我可能就错过了更多机会。买卖股票也是一样,只要你想做这件事了,就不要犹豫。不要在意那几个点的得失,不要总纠结再跌分钱我就买,再涨几分钱我就卖。当你只盯着小利的时候,你可能会错过更大的机会。就是说,你的关注点就决定了你能赚什么维度的钱。太过关注小利,你就会与大钱无缘。
再有一个就是仓位问题。我们之所以能在房子上赚钱,就是因为我们的仓位大,甚至是加杠杆买房。你只有大仓位才能赚到更多钱。就像买股票,有些人只拿几千块买,就算你赶上大牛市,涨了几倍,不也是几千块吗?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你根本就不敢拿出更多的钱投入股市。我不是鼓励大家炒股,我是坚决不建议刚接触股市的人大量投入资金的。我甚至都不建议我周围的人炒股。房子能赚钱就是因为我们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所以才能让我们感受到自己赚钱了。钱只有到一定的量,才能让你感受到他的作用。
再或是说,钱只有多到能对你的生活造成影响了,你才能真切的感受到他。
房子是因为你拿出了你基本全部的钱,可能还要借一部分,或是贷一部分款。正是以为这种大仓位,才让你在房子上的投资影响到了你的生活。而你在股市中的小打小闹,就算有再高的收益,也不会影响你的生活。
所以对于投资来说,如果你确定是一个大的上涨周期,那么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你就应该加大仓位。也只有大仓位,你的投资才能获得更多的收益。这就好像,如果你用一百万的本金去投资,每年百分之十的收益,基本就能覆盖你的生活开支了。但如果你只用十万去投资,还是百分之十的收益,可能就只够你出去玩一次的。
这就是在房子买卖中我体会到的。房子和股票的一些相似的地方。通过这些体会,你能更好的去指导你的投资。
还是要强调,这只是我的一些自以为的收获。并不代表适合所有人。你的行为还是要以你自身具体情况来决定。绝不能照搬他人的经验。
再说一个上面已经提到一嘴的相似点,就是股票和房子你都可以收租。房子是房租,股票是分红。这就是说,这两样投资都能在你不出售他们的情况下,获得现金流。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实这也是你投资的一个保护伞,至少不会让你赔掉全部。甚至是不卖出也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相对于通过价差来获取收益,我更倾向于通过收租来获得收益。因为现金流相对于买卖的价差更具价值!这句话我用的是叹号,因为我认为现金流对于投资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项没有现金流的投资,可能是非常危险的。这个现金流其实就是你的一个安全边际。让你至少还存在一些可以腾挪的空间。你可以想象,如果你买的房子不能给你带来现金流,那么他可能就是无底洞。因为房子是需要维护成本的。但如果房子能给你带来租金收入,那么在房子不出售的情况下,你还是可以有源源不断的收入。如果收入还不错的话,你还可能在将来收回你的投入。
还有那个股票,如果市场不好,退一万步说了。你就是那个在高点买入中石油的人,并且你还不能买。那么中石油每年的分红,还是能给你带来一定现金流的。也不至于让你血本无归。
我们不管投资什么标的,你首先应该考虑的并不能赚多少钱。而是要去思考这里面存在什么潜在的风险。如果风险真的发生,我又有什么退路。
最后在总结一下,但总结的不是今天所写的内容。而是我对于我思考形式的一种总结。既然是记录思考过程,那么我就不大可能知道我会想到什么。因为思考本身就是一件发散的事情。我需要去想一些新的东西。或是通过对已有思考的梳理,来发现新的东西。
这种写法不同于专门写出来给他人看的。我的这种写法可读性相对差一些。我想到哪里写到哪里,不会像经过修改的文字那么成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同时因为是一次性的写完,没有经过修改,所以每次输出的内容也不稳定。有时候想法多,有事想法少,有时候甚至是满篇的不知所云。有时候是新想法,而有时候又是老想法的不断重复。
我是在进行自我的反思与构建。通过思考来实现产生新想法和让已有的想法成体系。这就是我经常说的,自我完善,自我构建过程。我是什么?我并不单纯的只是一具躯体。我更是那些我头脑中思想。你对于自身思想体系的构建,其实就是在构建一个更加强大的自我。
这个自我需要不只是财富和权力,他需要的是更多的经历和认知。让意识这个规则的结晶变得更大,包容下更多的规则。这也是自我一个自我不断强化的过程。
你去追求名利,那表现出来的只是工具属性。不断进行自我强化,才是一个自我意识该做的事情。向外求在最开始只是一种自我强化的渠道或方式。可能这也只是一种分化吧。人类在演化中不也是存在很多亲戚吗?那么从现在起,人类就不会再分化了吗?至少现在人类不就是存在不同的人种吗?虽然发展演化,在具体的功能上,人类就不会出现不同的演化方向吗?
人种是因为我们处在了不同的地理环境下造成的。那么如果从功能的维度分,人类又会演化成什么样呢?这已经超出了我能预见的范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