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足够老吧,对电影芳华有不一样的感觉,欢迎拍砖。——三七海棠
电影芳华的评分网上达到9.1,于是和朋友高高兴兴的去看了,看完电影几天,脑海里始终呈现出几个人物的命运。想来想去,得到的结论是,我们不得不学习呀。
也许这个思维太跳跃了,但我看来这是唯一正确的结论。
电影的剧情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个好人有好报的故事。
大体上说的是,在一个部队文工团,男一号学雷锋模范刘峰,所有脏活累活苦活都干,为所有人做好事。最后却因为真情流露,向心目中的女神表白,被人诬陷。上战场为救战友延误了抢救,丢了一只手,成了残疾军人,却在社会上被欺负,被讹诈。
女一号何小萍,从小没有父母关爱,好不容易进了军队文工团,却一直被欺负,被霸凌。只有她同情刘峰的遭遇,最后和刘峰相依为命。
在我看来,芳华拍得太诚实了,基本上属于纪实。因为如果一定要制造戏剧性冲突的话,应该让刘峰和小萍来个大逆转才对,然而并没有。所以这其实讲的就是一个阶层固化的故事。
自从人类进入现代文明,无论什么时候,人人平等,好像都是一句无比正确的话。过去好像大家都穷,现在经济好转了,人们开始担心阶层固化,但其实阶层固化,一直存在。
经常有人怀念六七十年代的淳朴,似乎那时候真的人人平等。但在电影里那个文工团中,存在着明显的上中下三层。
上层当然指的是高干子弟,比如军长的女儿,军区副司令的儿子。他们并没有嚣张跋扈到伤天害理,只是趾高气昂,欺负人理直气壮而已。比如郝军长的女儿就说,干部子弟怎么了?江山都是我们打下来的。泼你点水怎么啦?
底层当然就是何小萍这种爸爸一直都没有平反的。所以在同一个群体中,谁是欺负人的人,谁会被欺负,不是一目了然吗?
其实影片的讲述人萧穗子和刘峰也属于底层,但他们有一技之长。影片一开始就看得出萧穗子是跳舞的台柱,还会出黑板报。刘峰是什么好事都做,还会木匠活。
所以你看,任何时候有一技之长都很重要。
萧穗子选择了向上层靠拢,而刘峰一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阶层地位。他和文工团的女神林丁丁是不可能的。下面详细说。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当然是好人,但真相可能没这么简单。
刘峰一直以一个好人的形象存在。但在电影的开始就告诉我们,事实可能不是这样。
电影开场就是刘峰去接小萍,他对小萍说,你生父虽然在劳改,但你已经改了继父的姓,所以我把你的出身填了革干,你别对别人说。小萍自然是感激不尽。
但紧接着他们到了文工团,副队长说,去年我就想把小萍要过来了,但是没有了名额,……。也就是说,小萍的出身根本不会对她产生任何影响,不是因为名额限制,她去年就到文工团了。
刘峰把小萍原来就有的东西送给她,然后收获了她的感激。
这不是套路是什么?他真的是纯粹的好人吗?
影片中文工团的女神林丁丁会唱歌,还会弹钢琴。那个年代会弹钢琴,足以说明她从小生长环境的优渥。即使现在,一节钢琴课的学习费用也不低。所以刘峰对待小萍的套路在她身上是没有用的。
你也许会说,刘峰对林丁丁的表白完全是真情流露,哪里有什么套路?
看看刘峰是怎么表白的。他对林丁丁说,他放弃了政委让他去上学的提议,因为他喜欢她,舍不得离开她。
可是林丁丁什么都没有做,怎么就忽然要承担影响他前途的责任了呢?所以林丁丁不吃这一套,要走。看得出来,她本来对他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感情。
但刘峰上去一把抱住了人家,如果这是霸道总裁剧,下面的场景应该喜闻乐见,可惜不是。所以只能悲剧了,屌丝逆袭女神不成,被下放了。
回过头想想,刘峰之所以不停的学雷锋做好事,对所有人都好,也许只是为了掩盖他想追求林丁丁,以及他想拍马屁,给炊事班长做沙发。
其实电影放了一半,就大局已定了,后面的剧情只是顺理成章。但其中何小萍装病被识破的那一环节,很值得反思。
影片中说的对,何小萍因为看到刘峰这样的好人被处分了,对文工团心灰意冷,不想留在这样的集体当中。所以她消极怠工,在需要她救场的时候装病,想蒙混过关。最后被识破,也遭到了下放。
因为个人的情绪而影响到工作,这在任何时候都是职场大忌。小萍的这一段遭遇不能怪在阶层固化身上。
60后和70后肯定比80后,90后,00后更能看得懂这部电影。90后和00后的人想要深层次的理解这部电影其实也不难,如果你能从阶层的角度理解人物关系,如果你能对心理学略知一二。
从心理学的角度,小萍实在太好理解了,那就是一个从小缺爱的孩子。小萍没有得到过真正的关心和爱,刘峰对她的关照只是顺带,她对刘峰也不是爱情,最后和刘锋相依为命,应该算不上什么美好的结局。从暗黑的角度想,甚至属于被人吃定了。
这个女孩子从小缺失的爱得不到弥补,造成了一生命运的伤痛。
从这两个角度,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很容易就看得出这个电影是讲两个底层人物的命运。所以我觉得影片的名字叫芳华,更像是一种反讽,不如叫命运来得更贴切。所有青春的芳华属于那些高干子弟,最多属于中层。
而底层的人物最终没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因为这是个发生在30年前的故事,所以我们现在看这部电影,很容易想到剧中人物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那应该是80年代初,讲述者萧穗子考上了大学,他们那代人那个时候应该都不满30岁。
80年代的中国将迎来30年持续的经济增长,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但却不包括电影的两个主角。电影没有交代他们做什么了,但显然他们都没有继续学习,没有去考大学。
他们沉浸在失败的伤痛中,接受了自己的命运,放弃了抗争。也许是并不知道要抗争,所以似乎他们除了相依为命,什么都没有做,所以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吴军老师说,命运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环境的因素和自己对未来走向划定的方向。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电影中的两个人物的命运,试想如果他们也去学习了呢?
无论学什么,八九十年代,全社会一直处于对所有领域人才的渴望之中。他们善良,肯吃苦,有了这两个特质,怎么可能过不好?要打破阶层固化,大概没有什么时期比八九十年代更好的了。
他们的见识和眼界限制了他们,他们没有做错什么,但这就是命运。
这些事后诸葛亮的思考,说起来当然容易。但想想自己,我们处于什么样的时代有多少人看得清呢,所以我们敢不终身学习吗?
PS:我甚至想这部电影完全可以剪一剪,改成大学的宣传片,题目叫论学习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