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以前看过,但是印象不深刻。现在由于网络发表言论的越来越便利,这本书俨然变成了网红书,总是被引用,一些群体活动不经意间就被说成是乌合之众。刚好我家里还有这本书,就拿起来重读一遍。
首先,这本书名本身带有贬义,不知为何翻译成这个名字,书的内容就是讲群体心理学的。这本书成为网红书,也许是刚好符合目前的潮流----好的标题就是成功了一半,标题党容易抓住眼球。
其次,这本书的作者也确实充满了阶级偏见,他代表着权力阶层,书中可以看到作者说,防止群体把我们反噬。可以明白的看出作者确实不太看得起底层群众。尤其是作者说,给群众提供教育,有可能是起反作用的。教室正是培养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场所。这与我们目前国家推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出发点和理念都是不同的。依我看,就我们国家而言,普及教育是很有必要的,看看现在社会各行各业,基本上做出较大贡献的都是高学历者,最明显的就是互联网行业、消费电子行业,引领行业发展的基本上都是学霸级的人物,推动科技发展的也主要是各行业的高学历者。而且,邓小平同志早就说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群众接受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抛开作者的阶级偏见,作者其他的论述还是很有借鉴和引人深思的地方。他对群体心理的研究大体上是具有科学性的。
最后,依照上述的观点,我觉得看这本书,要清醒的看到作者的阶级偏见以及对女性的偏见,且不要受其影响。其他的,作者所给的论述和结论,就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学习了。下面,就个人的一些思考,抛砖引玉,希望能得到更多人的高见。
这本书虽然很薄,但是我看完一遍后,总觉得理解和掌握的很少,里面作者大部分都是用的结论式的语句,基本上没有结论的推演过程,所以当我看完一整本的结论之后,感觉真正理解的很少,里面那么多的论断,都需要一条一条的在生活中观察并验证,然后才能真正赞同并理解。我想这可是需要长时间的反复观察和验证,毕竟这本书的很多结论跟我们的常识是冲突的,比如,整本书中,作者都像是神在俯视世人一样,看着世人乱糟糟的群体,他说群体是低智的,情感化的,很容易被重复的口号引导的。我的常识就会引起我反思:群体真的像作者说的那样吗,我甚至感觉作者在描述一群牵线木偶。
但是,违反我的常识,这不重要,只能说明我这方面的知识是匮乏的,现实中,很多时候我的常识是靠不住的,需要用真正科学的知识来解释现实。这本书的知识就是普通人缺少的,因为大部分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分身出来,以冷静的旁观者的姿态去观察各种各样的群体,而且也不具备相应的学识去解释观察到的现象。
书中很多结论,我是认同的,但我不清楚这是由于书的声望给我造成的影响(名气大的,结论就是对的),还是真的与我本身的生活经验所吻合。比如,群体是容易被断言、重复引导,我就联想到了现在的网络直播带货,卖的好的主播,都是高亢且情绪激昂的,尤其是那句‘Oh my god,买它’,真是对观众很有感染力和引导力,群体很容易就像被引导一样,纷纷下单抢购。
再比如,书中说到陪审团,一群高智力人群和一群普通人,陪审的效果是一样的,只要律师能从心理上把陪审团中的领袖拉拢过来。说明陪审团也是容易感情用事的。我联想到了《十二怒汉》这部讲陪审团的电影-------一开始,陪审团确实是感情用事,丝毫没有去考虑一些简单情节上的破绽,而且天气炎热,大家也都急不可待的从感情上认定嫌犯的罪状是确凿的。难得的是陪审团里偏偏有一个特立独行的家伙,在力排众议的压力之下,硬是用理性的逻辑分析,把其他陪审团的既定观点扭转了过来,最后,陪审团拯救了一个无辜的人,但是可以看到,这种理性的胜利是极其艰难的。-------当然,这只是电影,但是也似乎能验证勒庞下的结论。
书中也有一些实例,比如攻占巴士底狱的情节,勒庞用来说明群体被错误的引导之后,责任感、正义感弱化的特点。我联想到以前民间抵制日货时,民间情绪高涨之时,很多人上街,看见日系车就乱砸一通,吓的很多车主赶紧把车上贴了爱国标语。我想那些趁乱上街的人,有的也许就是为了释放自己内心原本的破坏欲,但是却觉得自己是爱国行为,无比高尚。
勒庞的论断很多,需要我们在现实生活长期反思观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书虽小,留给读者的作业却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