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笔记81 2019-03-31

骈拇 第八

【原文8·4

且夫属其性乎仁义者,虽通如曾史,非吾所谓臧也;属其性于五味,虽通如俞儿,非吾所谓臧也;属其性乎五声,虽通如师旷,非吾所谓聪也;属其性乎五色,虽通如离朱,非吾所谓明也。吾所谓臧者,非仁义之谓也,臧于其德而已矣;吾所谓臧者,非所谓仁义之谓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夫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虽盗跖与伯夷,是同为淫僻也。余愧乎道德,是以上不敢为仁义之操,而下不敢为淫僻之行也。

 

【译文】

况且,把仁义当做本性的目标,即使如同曾参和史那样精通,也不是我所认为的善;把五味本性的目标,即使如同俞儿那样精通,也不是我所认为的善;把五声当成本性的目标,即使如同师旷那样通晓音律,也不是我所认为的聪;把五色自己的本当成性的目标,即使如同离朱那样通晓色彩,也不是我所认为的明。我所说的善,绝不是仁义之类的东西,而是比各有所得更美好罢了;我所说的善,绝不是所谓的仁义,而是放任天性、保持真情罢了。我所说的聪,不是说能听到别人什么,而是指能够内审自己罢了。我所说的明,不是说能看见别人什么,而是指能够看清自己罢了。不能看清自己而只能看清别人,不能安于自得而向别人索求的人,这就是索求别人之所得而不能安于自己所应得的人,也就是贪图达到别人所达到而不能安于自己所应达到的境界的人。贪图达到别人所达到而不安于自己所应达到的境界,无论盗跖与伯夷,都同样是滞乱邪恶的。我有愧于宇宙万物本体的认识和事物变化规律的理解,所以就上一层说我不能奉行仁义的节操,就下一层说我不愿从事滞乱邪恶的行径。

 

【心解】

生命的自然状态就是自闻、自得、自见,是任其性命之情,而不是借助仁义、五色、五味等来彰显其价值。


参考资料: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傅佩荣《傅佩荣译解庄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时候说起放假,并不是兴致纷飞,反而有点讨厌,特别是五一和十一这种小长假,因为恰逢是农忙时节,五一春茶最为...
    一去二三遥阅读 1,527评论 0 2
  • 那是一种全然的难受和不知所措。 我应该找谁去说呢。在这样的地方,很惶惑啊。我好想好想找个人聊聊心事。到底什么让我不...
    虞7阿阅读 1,69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