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超人。”这句话分明就是小孩子对妈妈的一句赞美的话,怎么有了辩论的正反之分呢?在我看到论题的时候我是这样想的,并且觉得妈妈也会喜欢这个来自孩子对自己的认同的赞美,是孩子心目中的榜样。
但是,看了这一期的《奇葩说》,我的认知改变了些许。
“女性本弱,为母则刚。”一个女人可以是幼稚,胆小,甚至怕黑。但当她成为了一个母亲,心中有了那份责任感,便有了力量。正方认为,“妈妈是超人。”这句话对于母亲来说,是呼应了她们的真实心里形象,自己是承受了许多心酸,压力,但这一切一切源自于自己的责任感,价值感,满足感。
一个女人,既要照顾家庭,又要驰骋职场。当她决定生下这个小孩,她就已经选择了被人依靠的快乐。所以,妈妈值得拥有这份赞美。
“妈妈愿意强大,保护小小的你快快长大。”
而反方,解释了“超人”这个定义。超人是什么?为什么大家都喜欢超级英雄?在众人的回答里,都与一个词有关联――“责任”。“接住了责任并没有扛起,是母爱首先发挥了作用,然后孩子才会在心里定义下来,噢!我妈妈是超人。。她无所不能。”妈妈真的是无所不能,什么都不怕吗?
我想起了一件事,发生在初中那段时光。冬天,我看到一个玩得很好的同学仔戴着她妈妈亲手织的围巾。我心里羡慕得很,可是没办法啊,我妈妈不会织。写作业的时候,我随手写了一句“我也好想要一条妈妈亲手织的围巾。”当时写完作业,就直接夹书本上了。没过多久,妈妈递给我一条歪歪扭扭的围巾,我很惊喜也很感动。我就想起了她手上贴的创可贴,还骗我说是不小心划到然后破了皮……就是这样一句不经意的话,她就去做一件对她来说很艰难的事,不为别的,就是希望能尽自己最大能力,去爱孩子。
妈妈真的是超人吗?当这句话被定义下来之后,就从赞美变成了社会的一个认知标准,也就是捧杀。"面对其他妈妈,我们也要要求她们成为超人吗?"生而为人,难道妈妈就不能拥有自己想要的人生?部分婆媳矛盾的家庭,也有大部分是嫌弃自己儿媳妇不够能力去经营家庭,她们被一个个包袱压得透不过气,除了把所有委屈吞进肚子,无奈的她们又能怎么办?
我逐渐认同,只有跟父母做朋友,而不是把她当超人。因为是我们同舟共济,才把生活过得活色生香。“当我们对一个人的赞美,聚焦在这个人所具有的特质,而非行为的时候。我们会觉得理所当然,而并非对方的心意。" 最后,反方获胜。
看完这期,我的立场改变了,。妈妈可以是超人,但没有必要一定是。我也不希望她成为一个受尽上司指责,家庭压力,为金钱所烦恼的,但还是默默忍受的超人。她也曾有过少女梦,也曾穿着格子裙走在石字滩上欢乐过,也曾有过在镜子前涂抹得漂亮的脸蛋。“投我以木瓜,抱之以琼琚。”妈妈,你值得我们去爱!在孩童眼里,你是一个超人。但现在,我长大了。所以接下来的时间,换我穿上铠甲,保护你。
繁华,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