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2023-04-01

卷一百九十三,唐纪九,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上之中

贞观二年,戊子,公元628年

1、天少雨,中书舍人李百药上言:“往年虽出宫人,窃闻太上皇宫及掖庭宫人,无用者尚多,岂惟虚费衣食,且阴气郁积,亦足致旱。”上曰:“妇人幽闭深宫,诚为可愍。洒扫之余,亦何所用?宜皆出之,任求伉俪。”于是遣尚书左丞戴胄、给事中洹水杜正伦于掖庭西门简出之,前后所出三千余人。

阴气重不是应该下雨吗?而且减的是太上皇宫的人。李渊已经六十多了,一把年纪,养这么女人,到底行不行啊?

2、壬申,以前司农卿窦静为夏州都督。静在司农,少卿赵元楷善聚敛,静鄙之,对官属大言曰:“隋炀帝奢侈重敛,司农非公不可。今天子节俭爱民,公何所用哉?”元楷大惭。

儒家重义轻利,但是没有这些收税的人,窦静又有什么条件来“鄙”赵元楷。身为司农,不会收税,又谈何称职?

3、上问王珪曰:“近世为国者益不及前古,何也?”对曰:“汉世尚儒术,宰相多用经术士,故风俗淳厚;近世重文轻儒,参以法律,此治化之所以益衰也。”上然之。

王珪说这话时,大概已经忘记了就在几年前,还要跟王世充、窦建德打生打死,让李世民跟他们讲儒术,有毛线用

4、上以瀛州刺史卢祖尚才兼文武,廉平公直,征入朝,谕以“交趾久不得人,须卿镇抚”。祖尚拜谢而出,既而悔之,辞以旧疾。上遣杜如晦等谕旨曰:“匹夫犹敦然诺,奈何既许朕而复悔之?”祖尚固辞。戊子,上复引见,谕之,祖尚固执不可。上大怒曰:“我使人不行,何以为政?”命斩于朝堂,寻悔之。他日,与侍臣论“齐文宣帝何如人”。魏徵对曰:“文宣狂暴,然人与之争,事理屈则从之。有前青州长史魏恺使于梁还,除光州长史,不肯行,杨遵彦奏之。文宣怒,召而责之。恺曰:‘臣先任大州,使还,有劳无过,更得小州,此臣所以不行也。’文宣顾谓遵彦曰:‘其言有理,卿赦之。’此其所长也。”上曰:“然。向者卢祖尚虽失人臣之义,朕杀之亦为太暴,由此言之,不如文宣矣!”命复其官荫。

李世民将卢祖尚“斩于朝堂”时,没见到魏徵说什么呀?难道魏徵也是先确保自己没有性命之忧时才犯颜直谏?

5、徵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徵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竟不行,何也?”上笑曰:“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

李世民言而不行,魏徵竟然不谏,大概是对自己产生的威慑力很满意

6、上曰:“为朕养民者,唯在都督、刺史,朕常疏其名于屏风,坐卧观之,得其在官善恶之迹,皆注于名下,以备黜陟。县令尤为亲民,不可不择。”乃命内外五品已上,各举堪为县令者,以名闻。

小本本记下功过,让人觉得是打算秋后算账

7、统叶护之子咥力特勒避莫贺咄之祸,亡在康居,泥孰迎而立之,是为乙毗钵罗肆叶护可汗,与莫贺咄相攻,连兵不息,俱遣使来请婚。上不许,曰:“汝国方乱,君臣未定,何得言婚?”且谕以各守部分,勿复相攻。于是西域诸国及敕勒先役属西突厥者皆叛之。

李世民的方法看起来就是抄袭裴矩,或者出主意的就是裴矩本尊,只是借李世民的口说出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