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第一次问我:“妈妈,今天你开心吗?”感觉有点诧异。
第二天,他仍然这么问,我想了一下--哦,好像是《小猪佩琪》里面的台词。
第三天,他依然这么问,忙碌的我露出一丝笑容,感觉心里暖暖的,疲劳也不欢而散了……
只是一句问候,我们会感到温暖,那么于孩子而言呢?其次,我们问过吗?问的时候言与行的步调一致吗?这引起了我的思考……
今天,儿子再一次问我的时候:
“妈妈,你今天开心吗?”
“开心呀!你今天开心吗?”
“开心呀!大家都好开心啊!”
于是,我看到了他那天真的笑容……
同样是在今天,我问了刚回来的女儿鞍山之行是否开心,然后开始了我们的谈话“……所以你在基本功方面要多下功夫,把落的补回来。每天要读半个小时书,英语我们也该学点了!还有你的数学题,我给你检查检查。还有……”我正想着自己落了些什么内容,突然发现那个“唠叨妈”又回来了!这不是跟之前的开心话题大相径庭吗?如果你是小孩,你开心吗?
想到此,我岔开了话题--虽然我犯错了,但是好在没有一错到底。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妈妈们不免又焦虑了起来,想真正“开心教育”其实并不容易。
字典上对于开心的定义是觉得满足与幸福。我认为,所谓开心教育就是让孩子心情愉悦的一种教育。可惜,我觉得在生活当中,家长们要么觉得那是教育家们拿来唬人的理论,不实用!要么跟我似的“说一套做一套”,不自觉的走回老路上去……
可是我们想想,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们小的时候那么单纯可爱,从期盼着上学,竟变成了打着小算盘,偷工减料,不爱学习了呢?难道不是我们让教育出现了问题吗?
斯宾塞说:“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就像一根细小的芦管,你从这头输进去的如果是苦涩的汁水,在另一头流出的也绝不是甘甜的蜜汁。”
我想,对于刚才的问题,我们应该有答案了吧?!如果说理解很难,那我们不妨换位思考一下,想想我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尽管在物质条件方面已经不一样了,但是那颗童心还是一样的。当我们以爱为名为孩子安排满满的时间表的时候,是否该考虑一下他们的感受?当我们美其名曰“严是爱”呵斥孩子的时候,是否该想想他们的内心?并要问问自己,怒吼之后问题解决了没有?有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如果没有,岂不是吼了也白吼?
孩子在情绪低落,精神紧张的状态下,他们的信心会减弱,又怎么会有更好的发展呢?相反,如果他们快乐的时候,学习和接受任何事物都会比较容易。
这就决定了所谓“开心”,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开启心智!心智包括很多方面,我觉得要先让我们的孩子们学会感恩,学会生活,学会自治。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他会看到很多常人看不到的事,会有更积极的心态去迎接生活。而学会生活,是一种最基本的技能,没有它,谈任何的“可持续发展”都是空中楼阁。关于自治,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管教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一个让别人管理的人。而孩子自己才是那个要管理自己一辈子的人!所以,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还要学会自制。科学研究表明:任何一个有所作为的人都有很强的自我控制能力。
如果我们在教育当中确实这么做的话,那还会有因为学习压力大而寻短见的学生吗?还会有成绩优秀但是愤世嫉俗的人吗?他们不都是心智不健全吗表现吗?
所以,每一天当太阳西下的气候,问问孩子:“今天你开心了吗?”当临睡前,也问问自己:今天我“开心”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