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适合发展的3类输出型爱好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闲暇是生命的精华”。

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总会有一些闲暇的时光,在闲暇中我们可以放空自己,而放空之后如何再力所能及的做点什么,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现代人用“斜杠青年”对抗职业倦怠,即使不是人到中年,我们也会意识到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由于时代教育的不同,或许我们从小并没有培养出一种或几种特别的爱好出来,但人到中年,也并不妨碍我们开始培养这3类输出型的爱好。

让我们充实生活的同时,也一样享受有所回报的快乐。

01

“真正的闲暇并不是什么都不去做,而是能够自由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闲暇的时光能够让我们暂时脱离生活赋予我们的各种身份和责任,暂时做自己。而这正是闲暇的意义所在。

而在闲暇中生根的热爱,看似「无用」,现实中却是修复我们生命裂痕的良剂。

去年我在画室代课的时候画室正做青年夜校的项目,目的也是为了丰富青年和社区人员的生活,也成功组织了很多场相关的课程,例如书法、国画、美妆、瑜伽等等。

过程之中也是有许多青年人群,宝妈,离退休人员参加,后来我离开画室之后,经常还能看到群里有课程发布的消息,大多也能成功开课,应该项目做的还算不错。

有一句话说得好,“生活的支点越多,内核越稳。”

人到中年,我们其实面临的问题会更多,时间也远不如结婚以前有更多的闲暇和额外的心力,但生活怎么能怎么过都一样呢?

我们除了不断向内求,强大自己精神内核的同时,也需要去积极寻找到能反哺我们的精神酵母。

这三类输出型的爱好应该是比较适合我们的。

02

1/运动,身体的“复利投资”

如果把大脑比作一台精密电脑,那么久坐不动时,它就像长期高负荷运转却不散热的主机,卡顿的概率肯定很大,运动则就像是给我们的身体系统装了「超频芯片」。

在画室举办的诸多项目中,瑜伽课程可以说是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相信很多朋友都有过在健身房中办卡的经历,抛开老板跑路,健身中断的血泪史不谈,“凌晨三点的健身房"也曾一度成为热门话题。

某健身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人均运动时长同比激增73%,而在看透了商业精英精心设计的“身材焦虑”后,运动也正逐渐回归对健康体魄和身心愉悦的追求。

2025长春马拉松鸣枪开跑,巴黎奥运会大众马拉松赛女子组冠军黄雪梅以2小时33分48秒的成绩夺冠,但黄春梅并不是一名专业的运动员,她的本职工作是银行程序员,在工作之余,能达到这个成绩,真的很不容易,也让我们看到了她本人对运动的坚持和热爱。

日常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足够多的时间和毅力去跑马拉松,这对体魄和体质的要求颇高,而适合我们的运动可能是散步、慢跑,也可能是跳绳、羽毛球、普拉提等等。

曾有一段时间我也曾坚持每天早晨6点起床,去公园锻炼半个小时,过程中也遇到了热爱运动的小伙伴,比我要专业很多,比如会观察心率,音乐助跑,同时健身房的瑜伽课,游泳课也经常组群参加,肉眼可见的身体线条要比我们运动滑水的成员要好很多。

有研究表明,每次挥汗都会促进神经元新生,让思维更敏捷,如海马体体积增加 2%,记忆力提升 15%,运动也有助于多巴胺与内啡肽的分泌,相当于给情绪装了「减震器」,也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的。

起身就能跑,运动即是放松,能给予身体正反馈的运动型爱好真的很适合我们每一个人。

小区里常见的下班之后一身运动装,气喘吁吁的跑步者,或许才是作为普通者对坚持运动的最好注解。

2/手工,用双手创造价值

杨振宁曾经说过:”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

能用爱好赚钱,绝对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你目前有很紧迫的经济压力,或者由于时间所限,需要照顾家庭,照顾孩子,没有机会和能力再进入职场,那么发展一项手工型爱好真的是再合适不过了。

世界上靠任何靠双手赚钱的事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宅家11年,3年零收入的北京80后姑娘殷越,早已成为一名出色的纤维毛毡手作艺术家,展览也办到了国外,当然我们不可忽视的是她背后有父母和家庭的包容和支持,但如果我们细心观察,自己的身边真的也不乏为热爱付出,坚持而最终成功的人。

当我们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不能满足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时,或发现工作不尽人意,困于职场时,我们是毅然选择了改变还是让自己被迫修正“认知”,来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呢?

每个人答案或许不同,“斜杠青年”的选择或许就是另一种生存智慧。

在生活的不得已中能够不断前进并修正自己道路,同样不失是一种生活的勇气。

我自身作为一名自由插画师,也已从零基础自学逐渐成长为一名能够独立接洽商单,依靠设计能力能够成功入职设计岗位的设计师,薪酬的回报也比较可观,其中当然不乏我的努力和坚持,当我无法再从职场获得生活的回馈时,我曾经看似「无用」爱好却再一次生出了生命的花火。

绘画作为我的爱好,从当初朋友开玩笑地说一幅画不知道能卖出去不能,如今我已有了开系列课的打算,绘画带给我的不仅有金钱上的回馈,更有人际关系,社会链接,家庭氛围等多方面的正反馈。

画室中的同事不乏有10年社区工作经历成功转行书法的老师,也有其它代课老师业余又成功开辟钩织,泥塑,非遗等赛道的博主达人。

如今画室还在持续进行着女性才艺课堂的挖掘,致力于帮助有闲暇和热爱的全职家庭成员开辟”新职场“赛道。

而这些看似“渺小”的才艺不仅记录着专注与热爱,更是人到中年从热爱里延伸出的另一个生命支点。

3/思考,让智慧增加人生的厚度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时间的匆忙里,你有没有一瞬间感觉到生命恰如”白驹过隙“,而生命突发的无常又让我们顿感失去了对人生的掌控。

”三人行,必有我师“,张雪峰也曾经说过”读书可能是你这辈子遇到的最简单的事情了“,而事实也是如此。

思考能够填补生命的空白也是汲取力量的源泉。

《恰同学少年》电影中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毛润之,从来都是从图书馆借阅册数最多的同学,也是经常在图书馆内学习到深夜的那名同学,品格上更是虚心求教。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才情哪里是凭空而来,如若没有深厚的文学沉淀,心潮澎湃的诗情激荡又怎能化作大气磅礴的动人诗篇。

读书、写作、冥想,探索哲学,艺术都是对对生命的思考,“精神的高度,决定生命的厚度”,精神型的爱好不止是一种自我爱好,更是对知识的传承。

在平凡的生活中注入哲思的力量,能帮助我们跨越生活的坎坷,“峰回路转”间你遇见的另一片“柳暗花明”,在细节处也无不能不说也蕴含了数千年传承下来的哲学思辨。

杨绛先生曾对父亲说:“一星期不读书,就是白活了。”

如今有人在上班之外的业余时间写作,用400小时也能成为简书的签约作者,小红书,抖音上更有影评、抄书博主打造着“推书”笔记的密码。

思维的闪光均是思考的果实,人到中年,思考更是人生的一种智慧。

中国历史无数先哲留下的文学遗产,以及近现代文学大家的赤诚的思想花火,始终向所有愿意俯身采撷的人敞开,也是我们普通人可以学习和把握的精神回馈。

03

有道是,一万小时太久,只争朝夕。

马尔科姆·葛拉威尔在其2009年出版的书籍《异数》曾提出的”一万小时定律即:

“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一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而对于我们普通来说,工作正常的上班时间已让我们颇为力不从心,更别说996的负重者,坚持一种热爱,放弃者,数不胜数。

似乎美国投资博客CodingVC提出的100小时定律恐怕会更适合我们。“超越80%的门外汉,100小时就够了,甚至10小时也行。这就是一百小时定律。”

那些真正厉害的人,总能把“一万”拆解成“一百”,也能把“一百”应用到具体的生活中去,走好每一步,不好高骛远。

04

“坚持住,一切都会好起来”,人到中年,也唯有坚持才能让我们迎风而立。

而爱好的价值也恰恰在于能让我们在生活照见另一个自己。生活难得有一个人懂你,即使是最亲密的另一半,更多的时候也仅仅是并肩生活的伙伴,也只有你最懂你自己。

生命的不得已十有八九,生活交给我们实在扛不住的时候,也不必逞强。在寻找适合自己类型的爱好时,也不要轻易让高大上的东西束缚住自己,就让现实生活来引导自己,缺钱就去赚钱,缺少理解就主动去交际,人生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插画设计干货文章(成功入行!零0️⃣基础插画设计学习网站我推荐这几个(含电子书))

人到中年,求内也求外,我们只需在行动中调整自己即可。

凡是热爱的,不问前程,先干起来再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