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变奏曲》是朦胧派诗人江河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此诗表达的是对黑暗现实的否定,同时抒发诗人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借助星星、蜜蜂、萤火虫等事物间接地象征光明、美好的世界,用夜、冰雪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使诗歌朦胧含蓄,意境非常的优美。
创作背景
《星星变奏曲》写于1980年,是诗人首次发表的诗作。诗人经历了十年“文革”浩劫,目睹了专制的残酷和人情、亲情的被毁灭,故此对“文革”时代的黑暗进行揭露和反抗。回想暗夜如磐的年代,诗人倾诉着自己朴质的愿望,因此写下了《星星变奏曲》,寄托诗人美好的梦,也表达了诗人的苦闷与迷惘,这是诗人思考历史、人和现实的表现。
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同整个民族和国家一样,每个个体的命运、情感和人格也刚刚从一场浩劫中复苏,带着痛苦的记忆,憧憬光明和美好,诗意丰富而不确定,《星星变奏曲》就是这样一首新诗。
“变奏曲”是音乐的一个术语,意指音调不同变化的曲子。诗,题为《星星变奏曲》,以“星星”作为歌咏(抒情)的对象,诗分为两节,两节对“星星”的歌咏(抒情)的角度各各有别,形成乐曲中的所谓的“变奏”,诗情画意由此生成,诗的意绪和情愫由此弥漫开去……
诗的两节开头是一样的:“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这就好比一首乐曲,上下两段的前奏都是一样的。诗的变化的关键一句是上节和下节的第五行,上节是“谁不愿意”,下节是“谁愿意”,一个是否定句式,一个是肯定句式,情绪的变化和抒情的方式由此变化——诗人巧妙地将它们称为“变奏”,其源盖出于此。
比形式的革新更令人关注的是诗围绕“星星”所作出的一系列描绘、铺排、渲染和塑造。其中尤为精彩的是,将星星喻为在心头颤动的“蜜蜂”,将落满天空的星星喻为落满枝头的鸟,而星“瘦小”到能被风吹落,且满天的星星会飘来闪闪烁烁的声音,如白丁香一样朦朦胧胧——通感手法的巧妙运用,令诗触处生春,诗味盎然。
诗的第一节是暖色调的,推出的场景迷离、静美:是春天,春天的夜晚,如湖泊一样柔软的春夜,打着灯笼的萤火虫和满天繁星结伴而行,将它们美丽的倩影倒映在长有睡莲的湖水之中……
诗的第二节是冷色调的,推出的场景冷峻、凄美:是冬天,冬天的夜晚,如冰雪覆盖在心头一样寒冷的冬夜,地上铺满浓霜,凄冷的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以致诗人写的诗都是苦难的,“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对于暖色调的描写,诗人以一句“谁不愿意”,予以否定之否定——肯定;对于冷色调的描写,诗人以一句“谁愿意”,予以坚决的否定。两个场景产生碰撞,内容上是一种互补,从而形成了这样一种诗歌的情绪方程式,如著名诗评家谢冕所指出的,江河的《星星变奏曲》在浓重的失落感中萌发出来的追求与寻找,既给诗篇蒙上一片迷惘与感伤的情调,又浸透着不甘湮没与泯灭的内在力的冲击与奔突。
《星星变奏曲》在黄老师和小文老师提供的资料中,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所以问题也就明确化了,在孩子们熟读的基础上,请他们谈论“变奏”,在这首诗歌里,变奏是怎样体现?试着说说两小节诗的不同,(冷暖色调,表达形式,情感)然后再引出写作背景,再问孩子们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
第二首《男孩的歌》,我发现在五年级这本书中,针对男孩子的诗非常多,五年级孩子大多处在十到十一岁,男孩爱探险,喜欢冒险,有了自我意识,内心的小宇宙要爆发了,不断地想探险未知的世界,想证明自己,所以这首诗对孩子们来说一点没有挑战性,我观察到他们在读的时候脸上骄傲的神情。好像诗歌中表达的都是他们的内心世界。看了老师们的发言,我需要再进一步和孩子们探讨的是男孩子还喜欢那些游戏?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仿写训练,并且将女孩子和男孩子分开来写。
其实上这首诗歌时,男孩子说他们就是不愿意带走女孩子,因为她们胆小、不瓷实,带上她们会破坏男孩子的冒险行动,而女孩子说她们自有她们的玩耍方式。
讨论之于我的意义是认识了自己的局限性,能够在讨论中肯定自己正确的做法,弥补不足的地方,还可以碰撞出不一样的精彩。
为什么诗人爱写星星呢?在五年级的这本书中,有了好多写星星的,对未知世界的探讨一直是普罗大众共同关注的对象,“星星变奏曲”对星星的承诺”“总有得人去擦亮星星”我惊喜的发现,我需要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同题阅读。